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7——论证方法 论证特点 论证角度(知识讲解)-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知识讲解与突破训练.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6886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8.3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阅读论述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证角度知识讲解-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论证
    资源描述:

    1、论述类文本阅读 之论证立场+论证方法+论证特点(四)论证角度(立场)论证立场是指作者认识和处理文本中所论述的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也就是站在谁的位置上论述的问题并持有的观点,是站在个人、社会角度,还是站在国家、民族角度;是站在过去的角度、现在的角度,还是未来的角度;是赞成,还是反对。(五)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说服力),有力论证观点。论据新颖典型,论证充分有力。答题模式: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示例),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

    2、。2、道理论证: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引用论证”是其中一种。作用: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答题模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式,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3、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论证观点。作用: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使论证更有力;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使论证更有吸引力。答题模式: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

    3、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答题模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5、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语言生动形象,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答题模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6、类比论证通过对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 作用: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

    4、7、因果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果溯因,由因溯果)来证明论点。 作用:因果论证的运用使文章逻辑性强,无可辩驳。从现象看本质,由结果探究原因,让论证深刻,说理透彻。【例题】在当代世界,一方面文化多元性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另一方面强势文化往往可以对弱势文化发生主导作用。中国文化要想在世界文化中保持住特色,就需要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取营养。因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特性与精神诉求,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文化自觉的目的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

    5、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也就是说,我们要思考在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碰撞的情况下,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这一深刻问题。因果论证:如分析中国文化保持特色需要向传统文化吸取营养的原因,为何我们要关注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影响等。8、归谬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不能成立(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作用: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9、归纳论证(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

    6、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10、演绎论证(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六)论证特点论证是议论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文章的论证特点,就是议论文相关知识和具体文本的有机结合。要以所掌握的论证相关知识来阅读、分析文本,从而得出其在论证方面的特点。论证特点主要包括论证切入的特点、论证思路的特点、论证角度的特点、论证方法的特点等。分点作答,顺序可以先谈切入方式,

    7、再谈论证结构或论证角度的特点,最后谈论证方法的特点。答题要呈现明确的角度(如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等大的方面)、知识点(如驳论、对比论证等小的关键词),加以例证,表述力求清晰简洁。(一)思考方向论点:论点提出的位置特点;论点提出的角度方法。论据:丰富、新颖、典型;引用(古诗文),增加文化内涵。论证: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论证思路(论证方式立论式、驳论式)。(二)答题角度1、论证结构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并列式。 采用的论证结构,层次分明,循序渐进,逻辑严密。2、论证思路。正论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驳论式:提出他人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观点。作者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就问题展

    8、开分析议论,最后得出结论。作者就问题展开议论,通过分析问题,得出结论。3.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引证)、举例论证(例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有时文本从反面进行论证,但未必有正反对比,这时只答从反面论证即可)。4、论证语言:严谨、活泼、文学性;逻辑严密,生动活泼;句式(设问等)。5、论述角度:立足于,围绕话题,从正(反)面展开论述。6、论据:新颖、典型。【增分策略】 精准分析论证特点分析论证方式的选择特点论证方式分为两种:立论和驳论。(1)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2)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就是驳论。一篇文章的论

    9、证方式多数情况下是立、驳结合,或以立论为主,或以驳论为主;或先立后破,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分析论证结构的安排特点分析论证结构特点,先要看全文的论证思路和结构,是总分总式还是总分式,或者分总式。分析本论部分,是横向展开,还是从纵向展开;是并列式、递进式结构,还是对比式,或者立驳式结构。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特点具体说来就是看其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如常见的事实(举例)论证、道理(含引用、理论)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类比论证、归谬论证等。分析论点提出的位置特点从论点提出位置上看,中心论点的提出位置主要在开头和结尾部分。(1)在开头,特点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让读

    10、者尽快把握观点。(2)在结尾,特点是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振聋发聩,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分析论点提出的角度方法(1)缘事入笔,即从某种事或某个形象写起,引出中心论点。(2)诠释题旨,即通过对问题的阐释分析引出中心论点。(3)背景铺垫。即先概述提出中心论点的现实背景,然后再提出中心论点。(4)因事设问,即就所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发问,进而引出中心论点。(5)设问激趣,提出设问问题,引出论述的话题,激发读者阅读思考。(6)引用名句,通过引用名言警句,引出论述中心,增强文化底蕴。(7)引用故事,通过故事提出中心论点,增加可读性,便于读者形象的理解观点。(8)比兴类比,采用如排比、比兴、反复、类比等手法来提出论点,使句式整齐、意蕴深厚,增强论述的力度。分析论证语言表达的特点论述文语言的总体特点是准确、鲜明、严密。在这一总特点之下,再看具体文本的具体特点,如讲究幽默风趣,或者通俗平实,或者句式工整、语言典雅,或者设喻生动、妙趣横生等等。5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论述类文本阅读7——论证方法 论证特点 论证角度(知识讲解)-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知识讲解与突破训练.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88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习抒情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习抒情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4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4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木兰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木兰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 木兰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 木兰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土地的誓言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土地的誓言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语文百花园四》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语文百花园四》教学设计.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土地的誓言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土地的誓言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语文百花园七》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语文百花园七》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22.蝴蝶花》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22.蝴蝶花》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研读.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研读.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黄河颂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黄河颂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五单元《猫和老鼠》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五单元《猫和老鼠》教学设计.doc
  • 归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归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台阶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台阶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阅读题理解:毽子里的铜钱.doc小学语文阅读题理解:毽子里的铜钱.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老王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老王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doc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doc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doc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doc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doc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doc
  •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千古词帝李煜”主题单元设计.doc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千古词帝李煜”主题单元设计.doc
  • 小学语文阅读“自学为主”的课堂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小学语文阅读“自学为主”的课堂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
  •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诗苑奇葩 李白主题单元设计.doc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诗苑奇葩 李白主题单元设计.doc
  •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主题单元设计.doc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主题单元设计.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