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精选教案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资源描述:
-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目标】1、 整体把握全文结构,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2、 体味作者质朴的语言,诚挚美好的感情,体悟其深刻的哲理。【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积极乐观和顽强的人生态度并受到教育。【教学难点】透过朴实无华的语言,领悟全文的深刻意义,并能谈出自己的切身体会。【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不仅以她的人格而且以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海伦凯勒在常人难以想像的困境中,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今天我们来学习海伦凯勒的著名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二、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海伦的故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生于亚拉巴马州。19个月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7岁时,安妮沙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多年。在沙莉文的帮组下,海伦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哈佛大学德拉克利夫学院,1904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1902)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1908)、从黑暗中出来(1913)、我的信仰(1927)、中流我
3、以后的生活(1929)、愿我们充满信心(1940),在这些著作中她表示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1936年沙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好朋友。凯伦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她到美国各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举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略。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结构层次1、 结合课后“文本研习”1思考:海轮凯勒对得到假想的三天光明是怎样安排的?她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安排?明确:
4、她对得到的假想的三天光明的安排:第一天“看” “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第二天“看”“人与自然的历史”。第三天“看”“当前的日常世界”。这样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作者首先提出了一种可以尖锐地强调生命价值的人生态度。正文部分,是作者对得到的假想的三天光明的安排。结语部分作者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提出忠告。第一天的生活表现作者对亲情的重视,第二天的活动是对世界的物质方面和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的关注;第三天活动表现出对世人生活的全面考察。2、作者这样安排她的三天光明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生命的珍爱,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渴望,对人类的友善情感,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忠告世
5、人善用感官等。四、文本研习:1、学习引言部分。齐读第1、2段。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想象海伦凯勒对光明的向往和生活态度。比如:“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我常想,如果每个人在他的初始阶段患几天盲聋症,这将是一种幸福。黑暗会使他更加珍惜视角;哑默会教导他更喜慕声音。”“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多么可惜啊!”这些语言无不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渴望,对世人忠告善用感官等。2、 学习结语部分。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作者给了世人什么忠告?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A版课件:专题九现代文阅读Ⅰ&实用类 —方法技巧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