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2.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三首
- 资源描述:
-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渚”、“轼”2 个生字,会写“德”、“鹊”等 3 个生字。会理解“渚”、 “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2. 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3. 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2 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不同,所以要借助诗句,想象生活画面, 并能体会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2. 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师: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古
2、诗词都是这样,在诗词中描绘了一幅幅鲜明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3 课古诗词三首2. 师板书课题 3. 古诗词三首3. 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1) 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首诗的每一行字数相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因为每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称为“长短句”。(2) 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 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诉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二、学习宿建德江。1. 揭题,解题。(1) 介绍作者。孟浩然:孟浩然(689740 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
3、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 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 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2) 介绍建德江。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2.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 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2) 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3.想象画面,入境悟情。(1) 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 月与人亲)(2)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
4、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板书)(3) 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4) “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生:思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来。生:从“野旷天低树”可以看出来。你看原野空旷,只有树相伴,你说孤独不孤独呢?生:从“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来。“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似乎更接近人了!这月亮,怎能不勾起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呢?(5)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
5、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预设 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预设 2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预设 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实,是人的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啊,怎一个“愁”字了得!(6) 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4.借月抒情,拓展古诗。生: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大屏幕出示生齐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
6、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西湖边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们随宋代大诗人苏轼一起去西湖看一看美景。2. 简单介绍作者与望湖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边。3. 初学古诗,感知意思。(1) 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