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导学案: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2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导学案: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24 2015 语文 复习 浙江 专用 导学案 现代文 阅读 实用 文本 24
- 资源描述:
-
1、学案24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学案目标1.训练自己准确而快迅地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2.掌握好做信息筛选整合题的方法和规范。一、(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画家黄永厚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
2、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1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
3、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粝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答:_二、
4、(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晚清学人杨守敬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
5、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
6、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1 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答:_考点探讨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是江苏卷的必考点,考查形式为简答题。该题有这样两个特
7、点:题干有命题者设定的筛选标准,要求考生按照这个标准从文章中筛选出具体的事情来,并加以整合,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以人物为中心的实用类文本如传记,题干筛选标准一般是围绕人物的性格或生平特点而设。“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特点,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的信息,是理解文章内容、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对这类题,如何去做呢?(1)信守一个原则:尊重信息,处理好“文本信息”与“自我信息”的关系。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说,必须是“原生态”的,不能以个人所获得的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能以个人的是非为是非。尊重文本,
8、应该是我们筛选整合信息时必须信守的原则。(2)具体方法第一步:整体感知,针对题干要求筛选。只有先从整体把握住文章,才能有针对性或快速地找出文字或材料,这是筛选的前提。为此,必须养成整体认知和“处处留心、句句在意”的良好阅读习惯。筛选中,具体要关注:文章的基本概念(实用类文本中的概念是信息的重要所在)文章的重要句子(给概念下定义的句子,集中揭示主旨或表述作者观点的句子,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运用的材料(材料中或明或暗地隐含着一定的信息,把它提取出来,是阅读任务之一)第二步:对符合题意的信息进行整理合成。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把零碎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方可对阅读材料
9、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筛选出来的材料,有的是“原始的”,有的只是承载了关键信息的语料,在作答时不能形成有条理的或完整的语言表述,也就是不能直接用于作答,所以必须加以提炼和加工。如何避免做信息筛选题答案过多的问题1方法点拨做信息筛选题,大多数考生生怕答题要点不全,于是信奉“多答比少答好”的原则,结果拼命地答题,以致给出的答案变成了让阅卷老师“二次筛选”。尽管多答不扣分,但考试时间有限,答题区间有限,这样做既浪费了时间,又会导致有效信息写不进答案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三点:仔细推敲筛选标准,答案要能体现标准。留意分析文章结构,按照区间提取信息,不要无原则地任意扩大筛选区间。认
10、真推敲信息要点,信息组合力求简约。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雪线高度引起我的兴趣。它的雪线高度达到了海拔6 200米,是全世界雪线最高的地方。所谓雪线,就是永久性积雪的下限。用术语说,就是冰雪积累和消融相抵,平衡了的地方。按道理,雪线应该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所以,雪线最高的地方,应该在赤道地区的雪山上,如乞力马扎罗雪山,但我们知道,乞力马扎罗雪山的高度才是5 895米,雪线大约在5 000米的地方,其他地区的雪线按理只能低于这个高度。在东绒布冰川上,我们已经爬过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雪山的5 895米的高度,但这里仍然没有冰雪。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11、:想想看,在非洲赤道那么热的地方,5 000米左右的地方就已经白雪皑皑了,可是在北纬28度的珠穆朗玛峰峰区,6 000多米的东绒布冰川旁的高山上竟还留不住冰雪。最先注意到这一现象并给予解释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洪堡。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我们知道一地的温度,并不是直接来自太阳光,而是由地面先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再将热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出来。青藏高原高耸于地表之上,体量巨大,能够吸收和辐射出巨大的热量。因此导致青藏高原上雪山的雪线比同纬度甚至赤道上的高山的雪线还高。关于雪线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按道理,雪山南坡的雪线应该高于北坡,因为南坡向阳,纬度更低,但事实是喜马拉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