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文言文二则学弈》教学设计.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文言文二则学弈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文言文二则学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俱”等 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等字词在句中的含义。3.背诵学弈。教学重难点: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教学准备:出示预习任务,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完成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名言导入:师: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大丈夫应该是这样的: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师:对于生命和道义的取舍他这样理解: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师:他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2、: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师:他还讲求仁政: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师:他就是孟子。2、学生交流孟子的相关资料,老师相机补充解释。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理解课题含义,点明学习文言文的两种方法观察插图、结合注释。2、学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2)结合思维导图,自主学习重点字的读音。(3)指生朗读课文,及时评价鼓励。(4)老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停顿。(5)指生读课文,齐读。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1、交流讨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补充完善。2、全班交流:(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A、弈秋,是姓弈名秋吗?
3、B、者,.的人。C、解释句意。D、夸一夸:_,_者也。(2)使弈秋诲二人弈。理解“使”“诲”的含义。(3)用文中句子说明两个人学习结果的区别。A、结合上下文理解“之”的含义。B、理解句意。C、指生说出两个学习结果不同的原因。(4)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A、理解“惟弈秋之为听”B、创设情境读,感受第一个人的专心致志。C、说出与“专心致志”含义相同的词语。(5)另外一个人,又是怎样的表现呢?他最终的结果会怎样?A、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含义B、用词语概括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6)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引导学生理解。3、带着敬佩再读全文。四、成语拓展1、出示孟子中常见成语。2、学习揠苗助长,并感受其中道理。五、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学弈。2、推荐阅读:孟子故事孟子名言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 神奇的克隆∣苏教版 (共2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