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8 枣核 教学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8 枣核 教学教案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28 教学 教案
- 资源描述:
-
1、 课题枣核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枣、核”等10个生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折、涨”。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关于枣核斗智斗勇的故事。2.把握故事内容,复述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枣核的聪明、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 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教学难点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反抗黑暗势力的可贵品质。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2:课文插图)他只有一个枣
2、核那么大,他的名字叫“枣核”。别看他人长得小,但是非常机智勇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新朋友的故事。板书课题,(板书:枣核)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课文插图,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2.检查自学情况。(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出示词语:(课件出示3:出示词语) 枣核 夫妻 爹娘 扶犁 聪明 折腾 困得很 牲口 官府 善罢甘休 涨红脸(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枣、聪”,翘舌音“折”,前鼻音“困 ”,后鼻音“牲、涨”。另外,两个多音字“折”
3、,在这里读“zh”,还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音是“zh”,组词为“打折”,另一个读音是“sh”,组词为“折本”;多音字“涨”在这里读“zhng”,还有一个读音“zhng”,组词为“涨潮”。(2) 识记生字4.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 熟字加偏旁:“父+多=爹”“利+牛=犁”“口+木=困”“牛+生=牲”“广+付=府”“四+去=罢”(2)形近字组词:核一该 折一拆 (3)组词扩展:妻子 夫妻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解释)衙役:衙门里的差役。善罢甘休:
4、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钱搭:古代装钱物的口袋。惊堂木:惊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使用者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古时县官也用,举起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发泄,让堂下人等,安静下来。6.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枣核是个怎样的孩子?(枣核是个勤快而又聪明的孩子。)(板书:勤快 聪明)三、深入探究,感悟文法。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表现枣核勤劳的句子画出来。交流展示如下。(课件出示5)“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板书:天天干活 学了许多本领)指名朗读。
5、想象一下,枣核很能干什么农活?(还能做饭、洗衣服、割草喂牲口)正像枣核自己说的“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过渡:枣核虽然人特别小,他不光能做一般人能做的事情,还能做一般人干不了的事情。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枣核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2.默读课文413自然段。(1)枣核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预设:把官府赶走的牲口全部偷偷地赶回来了。预设:被官府抓去后,和县官斗智斗勇,由于人特别小,官府最后奈何不了他,县官反而挨了打。(板书:偷偷赶回牲口 与县官斗智斗勇)(2)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6)“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你
6、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有趣了?(枣核很小,人可以钻进驴耳朵里,衙役们不会发现他。)(课件出示7)“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你觉得以上句子,有哪些想象合理的地方?(枣核小,是完全可能从铁链缝里钻出来的。)(课件出示8)“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这个片段,你想到了哪个故事?(活佛济公的故事。)(2)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小组内表演课文内容,再选代表在全班表演故事。【设计意图:先解决了文章的字词问题,夯实基础,扫清了阅读障碍。】【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春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优案课件: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2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