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18 图表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点·重点·难点
- 资源描述:
-
1、重难点18 图表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解析版)(建议用时:30分钟)1.考点出处2020年中考考纲取消,考试命题方式逐步改革,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用能力的考查,其中一个侧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工具的使用。图表作为一种直观呈现的工具,也就成为了新的考试命题点。2.考情分析传统的图表考查形式以语言运用中或者现代文阅读中的图表信息提取和概括为主要类型,2019年首次在西湖区的一模试题中,出现了考查图表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的题型。无独有偶,在嘉兴的中考模拟题中也出现了考查文中插图作用的题型,此后,2020年杭州中考真题考查了插入图表的效果。因此,这一题型开始作为新式题型进行研究和分析,是近几
2、年中考试题改革的发展趋势。3.考查形式文中插入图表的作用是什么?文中的图表能否删去,为什么?评价文中插入的图表的效果。答题思路图表作用题是用图和数据表格作为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以图表为载体来考查,简明直观、新颖活泼、信息量大。与非图表题相比,图表题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文字阅读量小,信息量大,直观明了。 2.图表之间联系紧密,可比性强。表格之间有联系,图表与材料有联系,图表与注释有联系。分析图表需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做好此类题的必要条件。 3.图表形式灵活多样。图表题可分图式和表格式两种,图式有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表格式的又有横向排列和
3、纵向排列之别。 4.贴近实际,突出热点。图表题把时政热点和教材观点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当年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5.提问巧妙,考查观察理解能力。设问的方法新颖、灵活,具有隐蔽性,问题全部从材料本身引出。其目的在于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考生掌握知识、运用工具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图表的作用在一些实用型文章或者论文中常常会涉及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为了增强表达力,更直观的反应观点,便于阅读和理解,作者就会采用图表来描述研究数据,而规范的图表能提高文章的质量与可信度,其与文字一道共同担负着表达文章内容的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答题角度图表内容分析+作用分
4、析(题目虽然只问作用,但是必须简要归纳图表呈现内容再分析作用)现代文阅读中图表的作用主要分为:(1) 直观、形象地说明内容(2) 丰富文章的表现形式,提升阅读体验(3) 让人身临其境,真实感受(4) 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幽默轻松(5) 比文字描述更让人容易理解解题注意事项审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图表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附注可以使图表的本意得到更全面、更彻底的表达,所以图表如果有附注,在审题时一定不能忽视。如果忽略了附注,则不能全面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必然会影响对图表的分析和理解,在作答时容易丢失要点,影响得分。审联系。当考查的是
5、多个图表的共同作用时,图表题所提供的图表之间或图表与文字材料之间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的。要根据设问、结合各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把握图表之间或图表与材料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并弄清这种内在联系所蕴含的道理。依据其联系的性质,大体能把图表间的联系分为四种情况: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接着又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最后成功返回。采集土壤样本听着很简单,但在日夜温差极大、完全处于真空状态的月球上,操作难度
6、极大。中国航天科工五院勇于自主创新,研制的超高精度GNC定位技术,精确制导,精准避障,最后实现探测器安全着陆。_。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制的两部测量雷达,承担着“嫦娥五号”返回过程中高精准测量任务。专家们着重针对黑障区内返回器对雷达存在隐身现象这一问题,突破难关,向指控中心实时提供准确数据,保障返回器顺利回家。“嫦娥五号”任务实施过程中,中国与欧洲航天局,阿根廷、纳米比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测控领域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国家航天局表示,中国愿以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与国际同行在月球样品研究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嫦娥奔月是流传千年的古老神话故事,以“嫦娥”来命名中国探月工程,在体现
7、中国文化元素的同时,也为中国航天人追求永无止境的精神添彩。【材料二】“祝融”是指三皇之一的祝融氏,他又被认为是炎帝的后代,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火神。中国先民很早就有使用火的历史记载。2020年7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携带着火星车“祝融号”发射成功,把这一中国文化元素赋予到了航天事业中。“祝融号”的发射成功,也让欧洲航天局兴奋不已。2021年11月,“祝融号”与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开展合作。在约定时刻,由“祝融号”向“火星快车”发送测试数据,“火星快车”接收数据后,由欧洲航天局再转发给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来判断数据的正确性,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截止到2022年5月5日,“祝融号”已在
8、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经受住了火星冬天最低-130摄氏度的考验。这要得益于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的创新科技两套御寒关键装备:一个是“集热装置”,另一个是“气凝胶隔热材料”。集热装置内部填充了专家们自主研发的相变保温材料“正十一烷”,利用它的物质相变吸收太阳能;新型气凝胶材料则起到了隔热又保温的作用。这样, ,让“祝融号”在稳定的温度范围中安然过冬。【材料三】2021年10月,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本次发射采用长征二号丁一箭十一星“拼车”发射方式,除“羲和号”主星,还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10颗搭载小卫星发射入轨。在开展国际合作已成为航天发展重要方向的今天,中国也是积极参与方。“
9、羲和号”的观测数据在经过科学标定后将对全世界科学用户开放,供国内外科学家研究、使用。这将进一步开拓我国太阳探测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局面。本次发射的“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开创了多个“首次”:首次研发出“磁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首次实现能源采集、能源储存、能源控制管理及二次配电的智能化和一体化;首个接入卫星平台的舱间无缆化激光数传设备;首次提出天文光谱测速导航的新方法,通过太阳光谱的研究和利用,实现每秒一米量级的飞行器高精度速度测量。中国航天科工八院在自主研发的光谱扫描成像模式下,用“羲和号”上H成像光谱仪对太阳全日面扫描,历时仅46秒,便 ,这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每一项技术的创新都凝聚着
10、无数中国航天人的汗水。“羲和”是中国上古神话中太阳女神的名字,以“羲和”命名太阳探测卫星意在取“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的精神。中国古代先民的这种探索精神,一定会激励中国太空探索不断攀升新的高度。“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扫描光谱成像获得信息表扫描时间(秒)获得波长点(个)获得日光面光谱点(万)获得光谱(条)4630016004600注:中国在此方面研究以前所获观测信息很少。1阅读材料一内容,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精确制导”仅仅是第一步,“数据准确”才是最终的胜利。B“安全着陆”仅仅是第一步,“顺利回家”才是最终的胜利。C“定位技术”仅仅是第一步,“精准测量”才是最终的胜利
11、。D“自主创新”仅仅是第一步,“突破难关”才是最终的胜利。2分别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图表信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两段文字语意连贯。_ 3结合三则材料内容,概括我国在开展航天探索方面所表现出的共同特点:_、_、_。【答案】1B2 示例:“祝融号”的太阳能利用率大大提高 获得了丰硕成果3 示例:勇于自主创新 体现中国文化元素 开展国际合作(次序不分行后)【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材料一“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接着又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最后成功返回”进行分析,探月工程的实施应为成功着陆、无人采样、成功返回。所以“安全着陆”是第一步,“顺利回家”是最后一步。故选B。2
12、本题考查提炼材料信息。应结合图表内容进行分析,着重抓住图表标题。材料二图表标题为“祝融号与传统火星车太阳能利用率对比表”,传统火星车利用率为30%,而“祝融号”的利用率为80%,远高于传统火星车,因此第一空内容应突出“祝融号”的太阳能利用率。示例:“祝融号”的太阳能利用率远高于传统火星车。材料二图表标题为“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扫描光谱成像获得信息表”,太阳探测卫星扫描时间短但或者波长点和日光面光谱点数量多,结合批注中“中国在此方面研究以前所获观测信息很少”,可概括为,本次太阳探测卫星获得观测信息较多,取得丰厚成果。示例:取得丰厚的成果。3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结合材料一“中国航天科工五院勇于自
13、主创新,研制的超高精度GNC定位技术,精确制导,精准避障,最后实现探测器安全着陆”分析,可概括为实现自主创新。结合“国家航天局表示,中国愿以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与国际同行在月球样品研究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分析,可概括为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结合“在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同时,也为中国航天人追求永无止境的精神添彩”分析,可概括为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结合材料二“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携带着火星车祝融号发射成功,把这一中国文化元素赋予到了航天事业中”,可概括为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结合“由欧洲航天局再转发给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来判断数据的正确性,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分析,可概括为开展国际合作。结合“
14、这要得益于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的创新科技”分析,可概括出自主创新。结合材料三“羲和号的观测数据在经过科学标定后将对全世界科学用户开放”分析,可概括出开展国际合作。结合“每一项技术的创新都凝聚着无数中国航天人的汗水”分析,可概括出实现自主创新。结合“以羲和命名太阳探测卫星意在取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的精神”分析,可概括为体现中国文化元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欧班列(中国欧洲)是往来于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2011年3月19日,首列
15、中欧班列成功开行。作为陆路运输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材料二】作为“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厦门在“一带一路”中被赋予重要的使命。2015年8月,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出发,经成都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横跨亚欧大陆直抵波兰罗兹,打开了一条国际物流新通道。2017年8月26日,“海丝”与“陆丝”在厦门实现无缝对接,中欧(厦门)班列货运范围辐射至东南亚。2018年7月,厦门又开通了直达布达佩斯的班列,为货物出口欧洲提供又一便捷通道。在2020年疫情期间,中欧(厦门)班列运营量逆势上扬。【材料三】在2019年厦门国际贸易洽谈
16、会暨丝路投资大会上,主办方设置了以下展板,展示“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取得的成绩:4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1年3月,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出发,横跨亚欧大陆直抵波兰罗兹。B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推进了“一带一路”的投资贸易建设。C2017年8月26日,中欧(厦门)班列实现了“海丝”与“陆丝”的无缝对接。D从厦门出发的中欧班列,所运货物包含电子产品、鞋帽箱包、小商品及建材等。5阅读材料一,简要介绍2011年至2019年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运行变化情况。6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简要说说“一带一路”建设能给厦门市民带来哪些好处。【答案】4A5中欧班列自2011年
17、开行以来,去程班次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欧班列从2014年开始有了回程;回程班次的占比也逐年提升。6中欧班列的开通,带动厦门的经济发展,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市民海淘购物既省钱又便捷;一带一路为市民出国留学、研学和就业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条件。【分析】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2011年3月”分析错误。原文是“2015年8月,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出发,经成都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横跨亚欧大陆直抵波兰罗兹”。故选A。5本题考查图文转化和信息提取与概括的能力。题干要求简要介绍2011年至2019年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运行变化情况,要结合材料一中的图表来回答。图表中涉及到两个柱状图,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064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届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课件:专题6 句子排序仿写 (共1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