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 2016 2017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课时 作业 13 马克思 墓前 讲话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课时作业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雇佣(yng) 撰稿(zhun)诅咒(j) 坚忍不拔(rn)B芜杂(w) 空白(kng)肤浅(f) 豁然开朗(hu)C诽谤(png) 精悍(hn)扼要() 卓有成效(zhu)D诬蔑(mi) 悼词(do)苍穹(qing) 衷心喜悦(zhng)解析:A项“诅”应读z;B项“空”应读kng;C项“谤”应读bng。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悼词肤浅诂量烦芜丛杂B趋逐菲谤诅咒坚忍不跋C给予嫉恨诬蔑浅尝则止D建树衷心掩盖豁然开郎解析:A项,诂估,烦繁;B项,趋驱,菲诽,跋拔;C项
2、,则辄;D项,郎朗。答案:B3对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A/ B/C/ D/解析:是讳饰,是比喻。答案:D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其中任何
3、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A也许毕竟甚至然而B即使毕竟还有然而C也许但是还有而且D即使但是甚至而且解析:根据句间关系,以及关联词成套使用的规律、关联词“对应”与“呼应”的关系即可确定答案。答案:D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_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这篇讲稿,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师的预言,再_到对宇宙未来的讨论,内容非常丰富。新中国的航天人以_的精神在祖国的大西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A坚韧过渡艰苦 B坚忍过度艰苦C坚忍过渡坚苦 D坚韧过度坚苦解析:坚韧:坚固有韧性。坚忍:(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过渡: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
4、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过度:超过适当的限度。艰苦:艰难困苦。坚苦:坚忍刻苦。答案:C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据悉,本次展览将延续到年底,市民在此期间可免费参观。B深深的思念,渐渐的怀念。日子久了,她慢慢发觉,逝去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完美,他在她的回忆中思念常驻,永垂不朽,没有人能够代替。C由于以往的监督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充分,在遇到困难时,人大常委会对于一些领域的监督可能浅尝辄止,现在这种全面公开的形式,迫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必须向纵深推进。D在海滨线路方面,我市的上下川岛及阳江东方银滩
5、独占鳌头,一家大小或情侣间的戏水踏浪,给旅途平添了几分情趣。解析:A.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B.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C.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D.独占鳌头:借指居首位或第一名。只能是一家,不能是两家。答案:C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寻常的语言、平易的风格和艺术的组合,这篇演讲具有了不同寻常的表现力。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把这一演讲作为了解马克思的经典文献,看来是极有道理的。B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
6、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C他曾经密切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D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做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解析:A.成分残缺,应在“这篇演讲”前加“使”。C.语序不当,应改为“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D.成分残缺,可删去“在”和“中”。答案:B8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A BC D解析:按逻辑顺序,先“推翻”才能谈“解放”;只有“意识到地位和需要”,才会“意识到解放的条件”。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912题。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
7、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
8、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9为什么不能把第2段中的“不可估量”“空白”这两个词语分别改为“巨大”“严重情况”?答:_ _答案: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
9、度更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10第2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 _答案:这一段概括性地说明了马克思生前的伟大贡献,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1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进行类比?答:_ _答案:达尔文的发现是生物界的一场革命,这里用达尔文的发现与马克思的发现进行类比,目的是说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意义。12第4段中“这里就豁然开朗
10、了”的“这里”指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答:_ _答案:“这里”指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探索认识。作用:阐述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对于认识资产阶级社会运动规律的本质意义。三、语言表达13名句默写。(1)离骚中,“_,_”是屈原遭贬黜的原因。(2)诗人指斥那些奸佞小人追随邪曲、歪曲真理的诗句是:_,_。(3)赤壁赋中,用侧面烘托手法写萧声感人的两句是_,_。答案:(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4用“马克思”作为首句开头,将下面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11、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天才。答:_ _解析:要先提取句子主干,然后把修饰成分单独成句。答案:马克思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天才,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他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15墓志铭可以是对墓主人一生业绩的概括,也可以表达墓主人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思考。可以用第一人称口吻,也可以是第三人称语气,但都言简意赅,很有特色。如: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音乐家贝多芬墓志铭)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中国作家沈从文墓志铭)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位分别写一则墓志
12、铭。备选人物:苏轼,巴金,马克思,海伦凯勒,马丁路德金。人物:_墓志铭:_人物:_墓志铭:_解析:所写内容应能体现所选人物的精神、业绩、追求等。答案:苏轼在贬谪中顿悟的诗人,在苦难中超越的智者巴金拯救扭曲的人性,记录真实的历史海伦凯勒双目失明的光明使者马丁路德金梦想的实践者,人权的捍卫者第二课时能力拓展一、基础提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悼念/泥淖诅咒/沮丧豁口/豁然开朗B立即/既然卓绝/绰号给予/自给自足C诽谤/绯红勒令/勒碑估量/自不量力D嫉恨/贫瘠端倪/霓虹闭塞/敷衍塞责解析:A项,分别读do/no,z/j,hu/hu;B项,分别读j/j,zhu/chu,j/j
13、;C项,分别读fi/fi,l/l,ling/ling;D项,分别读j/j,n/n,s/s。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央视新闻频道负责媒体宣传的梁蕊莉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央视新闻频道的质量,增强_性、新闻性,目前,央视新闻各大栏目、包括新闻联播正在秘密改版。”原本这是一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她却偏偏喜欢好好_一番。不要逃避和_,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更不应该畏惧。A时效琢磨推脱 B时效斟酌推脱C实效斟酌推托 D实效琢磨推托解析:“实效”意即实际的效果,“时效”即时间短,效率高,显然提高“时效性”才能突出新闻新的特
14、点,所以句应选“时效”。“琢磨”和“斟酌”都有考虑之意,但“琢磨”是指仔细体味其中深意,“斟酌”是指考虑文字、事情等是否妥当,所以句应选“琢磨”。“推脱”意指不肯承担责任,而“推托”是指借故拒绝,所拒绝的不一定是责任,所以句应选“推脱”,同时也照应文中的“责任”。答案: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什么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B据克鲁普斯卡娅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确切的。”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我却至今不悔。D李卜克内西回忆说:“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101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