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5-2-3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5-2-3 WORD版含答
- 资源描述:
-
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作坊(zu)蜩腹(tio)心广体胖(pn)给予帮助(j)B.偃竹(yn)落枕(lo)越俎代庖(po)分外高兴(fn)C.干系(gn)饮马(yn)兔起鹘落(h)供不应求(yn)D.筼筜(yn)空余(kng)济济一堂(j)亲厚无间(jin)解析:B项,“分”应读“fn”;C项,“应”应读“yn”;D项,“间”应读“jin”。答案: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袜材当萃于子矣萃:聚集。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略:简略。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妄:荒谬。D.苏子辩矣辩:能说会道。解析:B项,
2、略:大概,大致。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均为“馈赠”的意思。B项,践踏/跟踪,追随。C项,均为“没有用来”的意思。D项,均为“打开”的意思。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助词,用于句尾,表示停顿/兼词,相当于“于之”。B项,副词,竟然、却/副词,于是、就。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D项,均为介词,把。答案:D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吾将买田而归老焉余因而实之毛血日益衰至于剑拔十寻者初不自贵重A./B./C./D./解析:为形容
3、词用作动词,为名词作状语,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
4、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执笔熟视熟:熟练。B.少纵则逝矣少:通“稍”,稍微。C.不学之过也过:过错。D.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独:仅仅。解析:A项,熟:仔细。答案:A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连词,来/介词,在。B项,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画竹之事。D项,均为动词,赞许。答案:D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项是()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5、,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A.B.C.D.解析:体现“胸有成竹”,体现“心手相应”。两句只是交代“我”的感受和收获。答案:C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2)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参考答案:(1)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像剑从鞘中抽出一样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2)像我呢,不仅仅理解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同时也领会了(他)画墨竹的
6、方法。(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导学号50710036)养竹记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篲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107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语文课件-比尾巴_人教新课标.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