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4单元 19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4单元 19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 2016 2017 学年 高中语文 粤教版 必修 单元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19兰亭集序本课话题死生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为一代书圣,一个文人,他行笔如龙,入木三分。才华横溢的他向往共聚兰亭这样的集会在一片幽静深沉的山水中,享受着与文人们共处曲折的水道旁“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的静谧之乐。他也能由此体会乐事之后的悲伤,体悟个人以及人类的苦难,那便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
2、。他不赞成庄子“一死生,齐彭殇”那不悦生不恶死的观点,他看重生死,有着一个人对死亡的担忧以及对生的依恋,由此展示了他本真的人性。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惠特妮休斯顿:死亡与吸毒有关惠特妮休斯顿,是美国歌手、演员、制作人及模特。于美国洛杉矶当地时间2012年2月11日15时45分死在比弗利希尔顿酒店的房间内,年仅48岁。验尸官办公室发言人哈维认为,服用可卡因诱发了休斯顿的心脏病,造成她的溺亡。 同时在休斯顿的体内发现了其他药物如大麻、环苯扎林、阿普唑仑(安定药)、苯海拉明(伤风抗素剂),但该报告称这些药物的量并不足以致死。环苯扎林是一种肌肉松弛剂,苯海拉明是一种过敏药,此外报告称没有发现外伤以及谋杀的痕
3、迹。 据悉,惠特妮休斯顿以强而有力的嗓音、一字多转音的感染力与宽广的音域为世人所熟知,并成为流行天后,在全世界有超过一亿八千万张专辑的销售纪录并以获奖最多的女歌手身份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惠特妮从11岁开始的创作生涯中总共获得6次格莱美奖,15次Billboard音乐奖,21次全美音乐奖,2次艾美奖和其他诸多奖项。 美国著名歌后惠特妮休斯顿,走完了她充满传奇而又饱受争议的一生。她曾经辉煌过,也曾经沉沦过。但无论如何,她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世人,让世人评说。 惠特妮休斯顿与歌手巴比布朗结婚后,饱受毒瘾缠身的痛苦,她因为吸毒,几乎断送演艺事业,歌唱事业也陷入低潮,最终也因毒品被夺去了宝贵的
4、生命。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印度)特里萨修女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限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冰心知识梳理第1步 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癸丑()会稽()()修褉() 激湍()流觞曲水() 管弦()游目骋怀() 形骸()感慨系之() 若合一契()嗟悼()() 彭殇()【答案】ukuijxtunshnxinchnhixqjidoshn第2步 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悟言一室之内()(2)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答案】(1)“悟”通“晤”,面对面地交谈(2)“趣”通“趋”,取向第3步 一词多义看我
5、七十二变(1)次(2)致(3)修(4)期(5)一(6)之【答案】(1)水边驻扎次一等次序(2)情致达到得到招致(3)高寿命长修建整治(4)至、及约定期限周、满(5)一边一边数词将视为一体(一样)(6)助词,表定语后置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往、达到助词,的代词指上文中的事第4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_(2)死生亦大矣()_(3)齐彭殇为妄作()_(4)映带左右()_(5)一觞一咏()_(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7)所以游目骋怀()_(8)足以极视听之娱()_【答案】(1)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2)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6、(3)形容词作动词把等同起来(4)名词作动词环绕(5)名词作动词喝酒(6)数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将视为一体(一样)(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使奔驰(8)动词活用为名词视觉、听觉第5步 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_今义: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义:_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着;打算。(4)引以为流觞曲水古义:_今义:认为。(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_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6)俯仰一世 古义:_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_今义:物品的种类。【答案】(1)其,代词,指曲水;次
7、,旁边、水边。(2)这次集会的诗文。(3)抱负,志向。(4)把作为。(5)表凭借,用来的;的原因。(6)一低头一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7)指万物。第6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死生亦大矣。()译文:_(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_(3)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_(4)当其欣于所遇。()译文:_(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译文:_(6)引以为流觞曲水。()译文:_【答案】(1)判断句死生是一件大事。(2)状语后置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会集。(3)状语后置也将对这次聚会的诗文有所感慨。(4)状语后置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5)定语后置向上看,广大无边的天空,向下看
8、,地上如此繁多的事物。(6)省略句引来清流激湍作为浮杯流觞的曲水。常识速览识作者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出身于名门望族,原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后因与太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文风洗练,不尚辞藻而多情致。他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作品有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十七贴,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探背景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的文士名流在会稽郡
9、山阴县境内的兰亭过修禊日,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集会,共有谢安、孙绰等41人参加。会稽郡是当时北方士族聚居的名郡,山阴是江南风光秀美的地方,兰亭在山阴县的兰渚山麓的兰溪江畔,位于现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是我国最早的兰花产地。暮春三月,稽山披翠,水流淙碧,兰花吐香。王羲之一行在此临流嬉戏,兴致勃勃,饮酒赋诗,各抒怀抱,当场作了许多诗和辞赋,共计三十七篇,编定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写序,即兰亭集序。巧识文序“序”是一种写在书或诗文前面,申述其写作因由、内容、体例等事项的应用文体,也写作“叙”或“绪”。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
10、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兰亭集会宴饮的欢乐情景,抒发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视,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着,从而激发人们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去思考在有限的人生中如何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文脉梳理【答案】信可乐也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文本层析一、阅读第12段,回答问题。1下列各句的解说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的意思是“引来清流激湍作为浮杯流觞的曲水”。B这两段
11、文字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是王羲之的即席之作。C“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D作者以景物烘托情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衬托出众人观景之愉快心情。再说到“仰”、“俯”之所见,最后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解析】B项,作者并非只有王羲之,而是集多人作品而成的集子。【答案】B二、阅读第34段,回答问题。2下面各句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仰观宇宙之大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BCD【解析】表现了作者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是列举了“静”与“噪”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于
12、否定庄子的生死观。【答案】D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将从中(对生死这件大事)产生同样的感慨吧。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解析】C项,关键是抓住“有感”二字,指的是对生死这件大事产生同样的感慨。【答案】C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B第3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提出本文正题“死
13、生”二字。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解析】D项,结尾处作者并没有用旷达的话作结。【答案】D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癸丑:是古代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音韵上的作用。暮春:阴历三月。会于会稽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写景状物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
14、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写景状物,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2写法指导(1)调动多种感官(视、听、触、嗅、味);(2)恰当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3)换时换位感知(有一定顺序);(4)发挥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3迁移应用请你恰当地运用“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记叙性文字,200字左右。
15、_【参考答案】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山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霜;太阳出来了,露水消失,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生命的价值王羲之以哲人的眼光看人生,提出一个最朴素、最深刻的命题人总是要死的。我们每生活一天,就向死亡迈进一步。对于死亡,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想这个问题?想到这
16、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王羲之让我们对生命进行一次深入的思考。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成果却可以永照千古。就像王羲之,他虽然死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美文兰亭集序。【应用角度】“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短暂与永恒”等。2精彩应用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遭受过挫折,经历过坎坷,面对过失败,然而,这一切都无法证明我们一文不值。因为无论发生过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我们的生命价值只来源于我们自己。生命的价值来源于你的不懈努力。一个人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功。除了追求与自信,还需要一番不懈努力。王羲之为练成一手好书法,寻觅天下名师,
17、更在自己的家里苦练。他练字时写秃了的毛笔竟堆有一座小山高,成了著名的“笔冢”;他家门口用于洗毛笔的小池竟被染黑了,成了有名的“墨池”。他的一番不懈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书圣”之名。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为自己的一生点缀了最完美的一笔。(选自优秀作文生命价值来源于你自己)佳作领悟(教师用书独具)兰亭随想陈伯齐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题写兰亭集序的兰亭,离绍兴市区约有二三十里。每逢书法盛会,在此“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环境之中,人们着晋服,和晋乐,即兴挥毫,泼墨成篇,那情形大概是不亚于“曲阜朝圣”的。王羲之确也是人们所公认的“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8、宋代文学家曾巩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据史料记载,王羲之幼时说话迟钝,人们并不认为他有才能。王羲之7岁时就跟其父学表亲卫夫人之书法,自幼勤学苦练,可谓书苑“七龄童”。但只此而已,也是成不了“书圣”的。王羲之没有满足于“七龄童”的那一点工夫,他以后辞官去职,专攻书法,独创一格,方开中国书法之一代新风,此所谓“晚乃善”。以上是顺便说说的,无须赘述。我倒是由此想到王羲之的“官运”,感到其中颇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据清代吴悔堂老人撰写的越中杂识记载:“王羲之,字逸少,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赈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上疏争
19、之,多见从纳。尝遗殷浩,止其北伐;上书谢安,谏其清谈。众皆韪之。后王述为扬州刺史,羲之耻辱其后,谢病归。”这里的王羲之,是作为官吏而不是作为“书圣”被记载着的,包括王羲之从当官到辞官的整个过程,其中也透露了王羲之所以辞官的原委。我原以为王羲之的辞官,只是为了能有更多的精力专攻书法,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十有八九倒是因为他的秉性。你看他一会儿“疏”,一会儿“谏”,一会儿“争”,一会儿“止”,尽管是因为民,尽管其所“疏”所“谏”也曾“多见从纳”,但最终为官场所不容。他的“谢病归”,实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有人说,文章写得好可以做官,字写得好可以做官,研究历史有成就也做得官,我看并不尽然。王羲之仅
20、一篇兰亭集序足为千古绝唱,万世楷模,而且官也是做得不错的,但到头来,还是“谢病归”。由此看来,要想在旧官场上混下去,主要的大概还不在于写文章的才气或安邦济世的能力,而是另有其诀窍,其中之一,就是“圆通”二字,这正是王羲之所缺少的。常听人说,书生与官场不相容,这或许是有些道理的。但到底什么是书生气,人多不得其解。近日有友人相告曰:书生气者,认真是也。这真是一语中的,使人顿开茅塞。数数历代当官的书生,不改其认真之秉性的,如陆游、范仲淹,大都官运乖蹇,贬黜的贬黜,免职的免职,其结局几乎是十有八九与王羲之相似。然而,把认真当作书生气而排斥于官场之外,其吏治是不会清明的。1悟如何开头文章开头联系每年的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110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