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4单元-2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资源描述:
-
1、2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中吕朝天子】志感无名氏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呆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内容赏析】两首曲子题为志感,实是元代知识分子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怨刺。这是第二首,抨击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不读书最好,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反观全篇所写,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不读书识字不晓事的人与聪明志高德高守本分的人对比,两种命运,形成了鲜明、尖锐的对照。读这样的作品,不可能不引起读者的反思。讽刺的依据是正义感。作者对不读书有权、不读书最高、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智和能不及鸭青钞的丑恶现实,
2、实抱有无比的轻蔑,暗含莫大的嘲弄。这是直面黑暗的真正讽刺。作者的态度,不是遁世,而是愤世。他的精神所怒斥的,仍是当时已被践踏了的文化传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一种基于自己信仰的正义感,也就不会产生震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常识速览布衣之士周德清 周德清,字挺斋,生卒年不详,高安(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他是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兼戏曲作家,除著中原音韵影响颇大之外,散曲今存小令31首,套数3首,内容主要为抒写怀抱,兼及闺情,稍涉游戏。“周德清是元后期曲坛极注意形式美的曲家之一,而其一切形式造境、形容、对仗、炼字,都未离开文而不文的大原则上。这是周德清散曲文学风格最主要特征所
3、在,也是元代散曲雅化一流的共同特色。” 元代是一个重吏轻儒的社会,知识分子远离政权,官吏素质低下,胸无点墨。这不仅造成了官场风气的腐败,贪婪无忌,不知羞耻为何物;而且造成法制粗疏、吏治黑暗。这是一个是非不分、贤愚颠倒的社会。这首小令是作者读岳飞传有感而发的作品,是对这不合理社会的揭露和控诉。文本精析1本曲从哪些方面写岳飞? 【答案】岳飞素养披文握武功业建中兴庙宇地位载青史图书命运权臣妒,落奸谋结局身死国灭,千古遗恨2.如何理解“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一句中的作者的情感? 【答案】一方面写“人民”的愿望,一方面写最高统治者的悲凉结局。从大处着眼,从正反两种人物和两种后果着笔
4、对历史英雄人物进行歌颂,是此句成功之处。3本文在抒情手法上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前半段重在述事,后半段重在议论,两相结合,相得益彰,使“看岳王传”的感慨显得既真实凝重,又诗意浓浓。尤其是结尾三句,景中含情,余韵无穷。诗词中的议论诗歌靠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含蓄的语言取胜,如果议论过多,就会破坏诗的情趣和韵味,但适当的议论也会增强诗的张力和深度。形成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风尚,宋代的诗歌成功在于此,失败也在于此。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在文坛上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他在诗歌中的议论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比如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5、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此诗认为西楚霸王刚愎自用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避免的悲剧,即使江东子弟尚在,也不会再为他卖命。后两句议论独辟蹊径,发人深省。再如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持有偏见,甚至诽谤责难,王安石一改世俗看法,肯定了商鞅的历史功绩,驳斥了世人的非难,表明了自己变法的决心。诗歌议论说理,立意超群,逻辑严密,语言简练。设问方式:1这首诗歌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请分析。2此诗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步骤:1先答出诗词的手法。2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这手法的作用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名句鉴赏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
6、青史图书。【鉴赏】 开头三句对岳飞做概括性的评价、介绍。“披文握武”,称赞岳飞文武双全;“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指岳飞有再建宋王朝宗庙社稷之功,为宋朝中兴强大建立显赫功勋,事迹载入史册,永垂不朽。这三句,从素养、功业、地位总论岳飞。 【中吕朝天子】 志感常识速览元朝社会黑暗腐朽,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疾苦深重,重吏轻儒,是非不分、贤愚颠倒。元朝大部分时间停止科举考试制度,大批读书人仕进无门,沉沦下位而满怀激愤。于是出现了很多讥时咏史的作品。文本精析1这首元曲主要反映了哪些黑暗的社会现象?主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反映了贤愚不分、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的是非颠倒的社会现象,谴责了是
7、非颠倒、贤愚不分的时代,控诉了摧残民族文化价值的变态社会,体现了作者的愤怒与无畏。2请结合作品,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答案】(1)运用了对比,将不读书识字不晓事的人与聪明志高德高守本分的人对比,揭露了当道者的愚昧无知。(2)运用借代的手法,用老天代统治者。3如何理解作者的怨刺和愤世情怀? 【答案】作者抨击了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对丑恶现象抱有无比轻蔑,莫大嘲弄。作者的态度不是遁世,而是愤世;作者仍是希望恢复被践踏的文化传统。名句鉴赏1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鉴赏】 旨在揭露当时一反常态的怪现象。现象是:当官掌权的是不读书的人,手里有钱的是不识字的人,受夸奖荐举的是不通事
8、理的人。总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全被毁灭了。2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鉴赏】 以实例证明“越聪明越运蹇”的结论。结论是:有的人节操高洁像鲁仲连,有的人品德可敬超过闵子骞,可是循规蹈矩,不走歪门邪道,结果不但不受人尊敬,反而被人轻视,看成是无出息的下贱人。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民族英雄岳飞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在金人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领军队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女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
9、兵未灭,何以为家?”岳飞一生矢志不渝,终于留下千古美名。人生短暂,什么最重要?有的人选择及时行乐,有的人选择舒适安逸,岳飞的选择却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放弃小我。【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生命的价值”“享乐与追求”“爱国”“理想”“大我与小我”等话题相关的写作中。2热点素材20名正部级委员联名呼吁恢复岳飞民族英雄地位 3月9日北京讯: 2015全国两会期间,由全国政协委员岳福洪发起的关于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恢复岳飞民族英雄历史地位的建议,收到共计二十名正部级两会代表联合签名并支持该提案建议。提案中建议组织对中小学生教材涉及岳飞历史地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对已删除的关于岳
10、飞民族英雄历史地位的内容进行恢复。 提案建议中说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爱国主义必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永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基石,永远是中华民族光荣而伟大的优良传统。 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共圆“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大力弘扬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爱国主义精神。【媒评文摘】1.2014年10月30日全军古田会议,总书记用民族英雄岳飞著名的两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何患天下不太平”来激励、警示全军将士。总
11、书记关于民族英雄岳飞的系列讲话,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与热烈反响,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积极性。中国青年网2岳福洪认为,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共圆“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大力弘扬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爱国主义精神。澎湃新闻网佳作领悟岳飞梁衡 24个循环往复的季节里,有你恒温的季节。一身盔甲,令所有的对手溃不成军。但,你挡得住前面的攻打,却经不起背后的谋杀。一块中原大地般宽厚的脊背,针针见血负起母亲的叮咛与沉雄的神州。“精忠报国”可报国路,让昏君奸臣弄得曲曲折折,坑坑洼洼,险象环生。你忠于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111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