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14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物形象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14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 2016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专题 14 鉴赏 古代 诗歌 形象 景物
- 资源描述:
-
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四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_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陵使至汝州王建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注:本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时写的。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离王建的家乡颍川很近。寒食:即寒食节。每年四月四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这首诗的
2、第二、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_答案: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媚的画面,天气晴朗,麦子一片金黄,山峰青如染出,轮廓鲜明。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概括并简要描述。_答案:描绘了一幅凄清寂寥的画面。江上潮水下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
3、间昏暗不明,瘴气弥漫,暮色渐浓。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宋)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漫,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_解析:“声声写尽湘波绿”写筝曲之妙;“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年轻秀美的特征;“幽恨”既写曲中情,也写弹筝女的心声;“当筵秋水漫,玉柱斜飞雁”“春山眉黛低”含蓄地写出弹筝女的神态和表情。答案: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的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167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