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1 氓 WORD版含解析.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2264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22.5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WORD版含解析 高中 新教材 部编版 语文 课后 习题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第一 单元 WORD 解析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1氓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桃夭诗经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艹贲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夭夭:美丽而茂盛的样子。归:出嫁。艹贲(f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蓁(zh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之夭夭”,以夸张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B.“有艹贲其实”本义是树上结的桃子又多又好。在这里它暗示了女子婚后生儿育女,让夫家人丁兴旺。C.全诗三章,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树的

    2、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D.此诗反复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答案:A解析:A项,“以夸张开篇”错误,应是“以比喻开篇”。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参考答案: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树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解析:首先明白“比兴手法”的定义,然后分析诗歌中哪些地方是“比”,哪些地方是“兴”。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君

    3、子于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役:服役。埘(sh):在墙上凿洞做成的鸡窝。佸(hu):相会。桀:木桩。诗中指供鸡栖息的木架。括:义同“佸”,指牛羊聚集在一起。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以重章叠句的手法来推进情感的抒发。B.每章开头,都是男主人公的内心独白。C.这是一篇“思妇之辞”。丈夫在外行役,长久不归,妻子在家日日盼望,每当黄昏日落之时,其思念来得尤其强烈。D.本诗抒发了思妇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

    4、战争或劳役给家庭带来的痛苦。答案:B解析:B项,“都是男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错误,应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景物描写在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同意。黄昏易使人产生“思人”“思家”之情。黄昏之景可入诗的有很多,诗人只写了进入思妇视野中最能触动心弦的几样景物:栖于埘的鸡,幽冥的黄昏,归圈的牛羊。这是经过思妇感情过滤后所突现的景物,是人物在特定情境下感情的折光反映。这些景物突出了一个“归”字,使她产生了孤寂、忧伤之感。于是,诗人借助景物,把人物感情中最强烈、最集中的一点“等待”凸显出来了。解析:首先表明观点,然后分析诗歌

    5、中的景物描写体现在什么地方,即“日之夕”和“鸡”“羊牛”的状况。根据相关信息,可知诗歌与思妇有关,和于役的丈夫有关。最后要根据诗歌意思,分析特殊的景物描写在表达情感、体现主题方面的作用。二、语言文字运用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副词,又。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言:助词,无实义。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介词,把。答案:A解析:A项,载: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6.下列对诗句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6、。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C.“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用了赋的手法,叙男子求婚、女子许婚。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有尽头。答案:B解析:B项,诗句运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7.下列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答案:C解析:C项,“复关”代指女子的心上人氓。8.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

    7、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答案:示例庄子哲学的天籁。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聊斋志异瓜棚下的怪谈。三国演义龙争虎斗。解析: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名著,要能够体现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诗经读书交流会,主题是“诗经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过60字。答案:示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经典名句,脍炙人口,耐人寻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去欣赏其无穷的魅力吧!解析:要扣住诗经及“鉴赏”,要抓住诗经的主要特点。因为是开场白,所以要求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1 氓 WORD版含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26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