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类型《金版优课》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第6单元 第3板块.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2293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PPT
  • 页数:34
  • 大小:5.80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源描述:

    1、第三板块 推荐作品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课时训练一123基 础 梳 理能 力 提 升语 言 运 用基 础 梳 理答案:dnqiofyn/sny/i答案:崿/愕/鄂/鳄 柏/舶/泊/箔 坚/艰答案:(1)观察。(2)调笑,逗趣。(3)聪颖,有悟性。(4)外城墙。(5)厅堂前的明柱,房屋一间也称一楹。(6)开辟,扫除。(7)吃。(8)击打。(9)局促。4.文学常识填空。刘 基(1311 1375),字 _,晚 号 犁 眉 公,_(朝代)青田(今浙江青田)人,时人称他_,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为_,谥号文 成,与 _齐 名,著 有 揭 露 元 末 暴 政 的_。答案:伯温元末明初刘青

    2、田诚意伯宋濂郁离子5.名句名篇默写。(1)金玉其外,_。(刘基卖柑者言)(2)_,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3)君子坦荡荡,_。(论语述而)(4)_,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5)_,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6)_,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答案:(1)败絮其中(2)大勇若怯(3)小人长戚戚(4)山高月小(5)旧书不厌百回读(6)十年生死两茫茫能 力 提 升(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

    3、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解析:“御蓬藋”中的“御”为“用”。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为介词,因为;B为介词,用。答案:B8.下列对文段的分析

    4、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所选的文段以抒情议论为主,阐发道理,可谓“情缘景生”“景与情会”。B.作者阐发了“乐与苦相为倚伏”的议论,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C.如果说课文前三段是叙述写景,是画龙;那么所选的文段则是议论,是点睛。画龙点睛使二者有机结合,富有理趣。D.本文段虽联系现实,引用古语,但语言上显得生硬,不够洒脱。解析:应是“语言洒脱”。答案:D9.把文中加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译文:_答案:我听说并因为水甘甜而枯竭,路边的李子因为味苦而存在,夫差因为沉湎于酒色而灭亡,而勾践因为卧薪尝胆而兴国,不也像

    5、这种情况吗?(注意“以”及“无亦夫”结构。)(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4题。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对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答案:C11.对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明快地记叙了苏轼和一位聋大夫日常交往的特点,以及同游清

    6、泉寺的经历,可谓情趣盎然。B.“流水尚西”“黄鸡休唱”表现了作者虽然被贬,但依然开朗、积极、乐观的情怀,为后人所称道。C.本文的语言极其朴素、清淡,但写出了非常复杂的情感,并有层次地表现了感情的变化。D.文章写同游清泉寺,对王逸少洗笔泉、兰溪水简略写出,缺少对兰溪景物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是作品的一大不足。答案:D12.翻译下列语句。(1)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译文:_(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译文:_答案:(1)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2)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13.文中的浣溪沙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

    7、“歌云:山下黄鸡。”多处化用前人成句反其意而用之,抒发了作者虽身处困境(逆境),但仍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把握作者用典的真正意图。)14.请你就浣溪沙词运用的表现手法来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从词的整体而言,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上片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诱发作者钟爱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下片三句,作者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作者虽身处逆境仍乐观旷达的态度。下片还就白居易及民歌的诗意反其意而用之,这是用典。(可以从“整体”与“局部”两个角度分析所用的表现手法。)语 言 运 用15.请仿照画线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观点鲜明,句式一致。北大教授

    8、李零认为,孔子是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为立身标准的人;是一个无权无势,却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我认为,孔子?_答案:示例:是一个四处游说,却不被统治者赏识的人;是一个才华满腹,却始终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是一个颠沛流离,精神却永远高高在上的人;是一个平凡普通,却为世代人民无限景仰的人。16.2014河北省唐山市第一次模拟下面一段话中有几处不得体的地方,在文后括号里填入这几处序号,并改正。同学,这次考试你的成绩一落千丈(a),作为同学,在学习上如果你有需要帮忙的地方(b),我们一定鼎力相助(c)。如果在一些难题上需要指点的话(d),我们会不吝赐教(e)。虽然我们的水平不差(f),可是是否需要帮忙,请你好自为之(g)。()_改为:_()_改为:_()_改为:_()_改为:_()_改为:_()_改为:_答案:(1)a“一落千丈”改为“不太理想”。(2)c“鼎力相助”改为“尽力相助”。(3)d“指点”改为“解答”。(4)e“不吝赐教”改为“毫不保留”。(5)f“水平不差”改为“水平有限”。(6)g“好自为之”改为“认真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金版优课》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第6单元 第3板块.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29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