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3晋灵公不君.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版学案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3晋灵公不君 2015 2016 学年 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人教版 课件 第三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3 晋灵公不君文本精研一、多维探究激活你的思维1晋灵公不君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集中写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的?_提示: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第1段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第2、3段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第4、5段写了晋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2以儒家的观点来看,应该如何认识赵盾这个人物?_提示:从赵盾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赵盾确乎是按照儒家“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对待自己的职责,“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不忘恭敬”。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
2、,非常忧心。多次劝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体贴下情。看到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的食品。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3“为法受恶”的“法”是什么?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_提示:“为法受恶”的“法”即“书法”,也就是记事的原则。晋国大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晦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在董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作“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甚至在孔子看来,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是“为法受恶”
3、,并不算冤枉。但是,在今天的我们来看,这种“为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假如没有左传为春秋所做的解释,那我们所能见到的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真相。4晋灵公派遣麑刺杀赵盾,麑被赵盾的“忠敬”感化后触槐而死,其死前的内心独白作者是从何得知的?你怎样看待这种“笔法”?_提示:这是史书中一种常见的写法,可以叫做“悬揣”,就是“想当然”的意思。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遥体人情,悬想时势”,换句话说,就是“想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37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