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新教材适用)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11.谏逐客书 与妻书拓展能力检测与反馈 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4029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32.4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适用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11.谏逐客书 与妻书拓展能力检测与反馈 部编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 适用 2023 2024 学年 高中语文 单元 11. 逐客 拓展 能力 检测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11.文本巩固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臣闻吏议逐客,窃(私下,私自)以为过矣。(2)来(招致、招揽)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生,出生)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兼并,吞并)国二十,遂霸西戎。(3)移风易(改变)俗,民以(因此)殷盛(殷实,富裕)。(4)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并巴、蜀,北(名词作状语,向北)收上郡,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取汉中,包(并吞、囊括)九夷,制鄢、郢,东(名词作状语,向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使动用法,使分散,拆散)六国之从(同“纵”,合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延续)到今(现在)。(5)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强)公室,杜(堵塞、封闭)私门,

    2、蚕(名词作状语,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地)食(吞食,侵占)诸侯,使秦成帝业。(6)向使(假使)四君却(使动用法,使退)客而不内(同“纳”,接纳),疏(疏远)士而不用。(7)今陛下致(求得,罗致)昆山之玉,有(占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佩带)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树起)翠凤之旗,树(陈设)灵鼍之鼓。(8)而骏良不实(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充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名词活用作动词,用色彩装饰)。所以(用来的)饰后宫、充下陈(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站列婢妾的地方)、娱(使动用法,使愉快)心意、说(使动用法,使愉快)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9)弹筝搏(击打、拍打)髀,而歌呼呜呜快

    3、(使动用法,使快乐)耳者,真秦之声也。(10)是以(即“以是”,可译为“因此”“所以”)太山不让(辞让,拒绝)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同“释”,舍弃)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推辞,拒绝)众庶,故能明其德。今乃(反而)弃黔首(指平民、老百姓)以(连词,表目的)资(资助,供给)敌国,却宾客以业(名词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连词,表承接)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同借)寇兵而赍(送给、付与)盗粮”者也。(1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名词活用作动词,当作宝物)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译文:_那么这种夜光

    4、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_(2)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译文:_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_(3)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译文:_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_(4)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译文:_这就叫“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_基础训练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称心快意,几家能彀B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C散六国之从D汝幸而偶我 【解析】 A“彀”同“够”,能够。B.“念”同“廿”,二十。C.“从”同“纵”,合纵。故选D。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司马春衫,吾不

    5、能学太上之忘情也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解析】 A“忘情”,古今同义,忘记世间感情。B.“牺牲”,古今同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C.“形容”,古今同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D.“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因此、因而。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必不能禁失吾之悲重刑法以禁之B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C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日不出门D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也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解析】 A前句,经受。句意: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后句,禁止。句意:加重刑法来

    6、禁止人们犯罪。B.前句,请求。句意: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请求我。后句,告诉。句意: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C.前句,完,完成。句意: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后句,整,全。句意:一整天不出门。D.都是书信的意思。前句句意: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后句句意: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A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C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 A表示转折,却;表示并列,可不译。B.都是表示目的

    7、的连词,来。C.都是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对象。D.都是副词,竟然、却。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D )蚕食诸侯 汝幸而偶我外树怨于诸侯 故能明其德遂散六国之从 逐华阳,强公室 而歌呼呜呜快耳者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A BC D 【解析】 蚕,名词作状语,像蚕吃桑叶一样;偶,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外,名词作状语,对外;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解散;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强,使巩固;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宝,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宝贝。故选D。8下列对文中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

    8、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侯、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B翠凤,以翠羽装饰的凤形旗帜。因天子所乘饰以翠羽的凤形车驾,亦借指天子。C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泛指天下。D五帝,是对上古时代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首领的尊称。史记五帝本纪中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解析】 “汉朝分侯、伯二等”说法错误,汉代分王、侯二等。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逐客书中,用“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_王者不却众庶_,_故能名其德_”的道理。

    9、(2)谏逐客书中,作者竭力陈述、渲染日常生活中秦王喜欢异国的奇珍异宝、器乐玩好、美色音乐,与下文其“_非秦者去_,_为客者逐_”的用人排外态度形成鲜明对照。(3)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_民以殷盛_,_国以富强_。提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

    10、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斯

    11、乃上书劝谏。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材料二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

    12、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B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C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D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解析】 “听”的宾语为“其计”,主语为“秦王”,主语承前省略,宾语“计”后面需要断开,排除A、D。 “下以财”是状语后置,“以财”是“下”的状语,

    13、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万乘:古代时指天子。依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周天子。B书:文体名。文中指李斯的谏逐客书,其与谏太宗十思疏一样,同为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公文文体。C皇帝:我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文中的“皇帝”指的是秦王嬴政。他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解析】 “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周天子”错误。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诸侯

    14、国,而非“周天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B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C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D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损害自己的百姓来让仇人更加强大。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与诸侯结怨。 【解析】 “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错误。结

    15、合“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分析,廷尉是李斯之后升迁担任的官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译文:_秦王想要吞并天下,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_(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译文:_物品不是在秦国出产,(但是)值得珍视的有很多;士人不是在秦国出生,但是愿意效忠秦国的也很多。_14李斯为何要离楚事秦?请根据文本一概括。答:_留在楚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秦王有雄心壮志,要把握事秦时机。想改变自己卑贱贫苦的处境。_参考译文:材料一:李斯,是

    16、楚国上蔡人。他年少时,曾经在郡里当过小吏,看见办公处所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吃不干净的东西,每当有人或者狗走近的时候,老鼠多次受惊逃跑。李斯又走进粮仓,看见粮仓中的老鼠正在吃囤积在粮仓中的粟米,它们居住在大屋子里,没有受到人或狗的惊扰。看到这种情形,李斯感慨叹息说:“一个人有才还是没有才,同这些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啊!”于是李斯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李斯估计楚王不值得自己侍奉,而六个诸侯国的国势都已经衰弱,没有成就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想向西进入秦国。在临行之前,李斯向荀子告辞说:“我听说如果得到了机会,就一定不要松懈怠慢,现在拥有万辆车马的诸侯国正在争取时机,游说之士

    17、掌握朝政。现在秦王想要吞并六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恰好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地位卑贱之人没有想着去求取功名利禄,这类人就好像禽兽看到肉才想去吃,空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只是勉强可以直立行走罢了。因此最大的耻辱莫过于身份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在卑贱的地位和贫苦的环境之中,还要愤世嫉俗,厌恶功名利禄,假托自己与世无争,这并不是士子原本的性情。因此我将要西行前去游说秦王。”李斯到达秦国以后,刚好赶上秦庄襄王去世,于是李斯请求担任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十分欣赏他,于是保举他为郎官。李斯因此得到游说秦王的机会。于是,秦王委任李斯为长史,听从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

    18、携带金玉珍宝前去各国进行游说。对各诸侯国里的名士能用礼物进行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如果不能收买,就用利剑将他们杀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离间诸侯国君臣之间的关系,然后秦王就派遣秦国的良将出兵攻打。秦王委任李斯为客卿。刚好在这个时候,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诸侯国前来侍奉秦王的人,大多数只是为了他们的国君而来游说、离间秦国罢了,请求大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客卿之中。于是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的官职,最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也升官到廷尉之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

    19、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尊称秦王为“皇帝”,委任李斯为丞相。材料二:臣听说地域辽阔粮食就多,国家广大人口就多,军队强大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形成了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流,所以成就了它的深广;帝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因此,地域不论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乡,一年四季充实美好,鬼神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现在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去为诸侯成就功业,让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向西而来,停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所谓“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东西不是秦国出产的,可珍贵之物很多;贤士不是秦国出生的,而愿效忠得很多。如今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人民而对仇敌有益,使自己内部空虚而外部又跟诸侯结怨,要想国家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适用)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11.谏逐客书 与妻书拓展能力检测与反馈 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402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