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练 练习24 古代诗文阅读——单文本文言文 比较鉴赏.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练 练习24 古代诗文阅读单文本文言文 比较鉴赏 新教材 2024 高考 语文 二轮 专项 分层 特训卷 第一 部分 专题 突破 练习
- 资源描述:
-
1、练习24古代诗文阅读单文本文言文比较鉴赏一、2023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大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曰:“翟人之所求者地,无以财物为也。”大王亶父曰:“皆勉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大王亶父可谓能保生矣。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受其先人之爵禄,则必重失之。生之所自来者久矣,而轻失之,岂不惑哉?中山公子牟谓詹何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为之奈何?”詹何曰:“重生。重生则轻利。”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詹何曰:“不能自胜则从之。”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对
2、曰:“何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楚王曰:“寡人得立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桓公读书于堂,轮人斫轮于堂下,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在焉?”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
3、耳!”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夫爵赏赐子,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怨也,臣请当之。”宋君曰:“善!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国人皆知杀戮之专,制在子罕也,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至期年,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节选自刘安淮南子)注勉:含努力、尽力之意。中山公子牟:即魏牟,战国时魏国的公子。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大,同“太”;苦,粗糙,榫头粗大、榫眼窄小之类;甘,光滑好看。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
4、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与“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中的“形”意思相同。B爵禄,官爵和俸禄。朝廷设爵以赏功;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指官员官俸的数额。C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指京城、宫殿,泛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文中指朝廷。D“是直圣人之糟粕耳”与“木直中绳,以为轮”(劝学)中的“直”意思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王亶父住在邠时受到翟国侵扰,他送出的财物翟国不要而只想要他的土地,于是他离开邠地,这说明他注重生命而轻视爵位俸禄等物质利益。B中山公子和楚庄王询问詹
5、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养生的角度询问,詹何的回答也一样,都很谦虚地回答说自己只明白修养自身而不懂国家治理。C.桓公在堂上读书时,轮扁询问桓公读什么书,当知道桓公读的书是已经离世的圣人的书后,就称书的内容是糟粕,很令桓公震怒。D子罕辅佐宋君时,表面上为了国家让君王赏赐俸禄、自己执行刑罚,但实际是想把宋国生杀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让大臣依附自己、百姓害怕自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4分)译文:(2)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4分)译文:5轮扁是如何用自己的工作来证明桓公阅读的书是“圣人之糟粕”的?请
6、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答:二、2023山西太原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忆菊注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今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海棠诗社”举行了第二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十二道题目,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作诗。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宝钗和黛玉。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忆菊颈联营造出壮阔辽远的意境,表现出思
7、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B咏菊首联“昏晓侵”“自沉音”把为诗情所困、急需表达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C忆菊尾联言诗人思念菊花成疾,只好自我安慰:来年重阳节,再次与菊相逢。D咏菊颈联对仗工整,“自怜”“谁解”抒发了诗人自我怜惜、不被理解的愁绪。7两首诗虽然都写菊花,但表现出的诗人形象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练习24古代诗文阅读单文本文言文比较鉴赏1答案:BDF解析:“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杖策”修饰“去”,“去”的主语是“大王亶父”,省略主语,所以“杖策”前断句;“民”是“相连而从之”的主语,“民”前断句。在BDF三处断句。2答案:D解析:“直意思相同”错误。“是直圣人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411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