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对点练: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第1部分 专题3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对点练: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 第1部分 专题3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 2017 高考 语文 二轮 通用版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部分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第一部分专题三第3讲1(2016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苏轼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从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注】 张山人:即张天骥,北宋时彭城(现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苏轼的好友。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聊尔:姑且如此。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解析:诗歌首联中一个“羡”字,表达了诗人对张山人的隐居生活的羡慕。张山人可以任意游荡,随性到杭州游赏十日。颔联将自己的愁苦与张山人的内心宁静作对比,表现了对自己生活中愁烦不止的厌倦。颈联引用典
2、故,表达对率性生活的向往,而自己却思归而不得,受困于现实的生活。最后一联也引用典故,表达对范蠡生活的向往,渴望能过上养鱼种橘的闲逸生活。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以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表达了对泛舟江湖、养鱼种橘的惬意生活的向往。以“水洗禅心”“山供诗笔”,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之情。2(2017湖北宜城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卜算子慢柳永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
3、寄?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解析:作答本题,除对重点语句“楚客登临”“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的理解外,还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等进行分析。答案: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3(2016河南高考适应性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汉寿城春望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4、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注】 这首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做祭品,祭后就被抛弃。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东瀛:东海。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解析:此诗虽题为春望,但所望却是满目荒凉衰败景象,这样的景色正寄托着诗人遭贬谪后的身世凄凉之感,乃是以景写情之篇。诗歌的前三联呈现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但这里的“华表”“碑文”体现着曾经的繁盛,只是时过境迁,盛衰发生了变化,因此本诗描述古迹包含着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的尾联表达了对兴和废的相互转化的认识,充分表现了诗人朴素的辩证观,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答案:通过写登临古城所望见的破败荒凉景象,寄托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04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十七 技巧篇 审题.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