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5大题 散文阅读专题卷3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5大题 散文阅读专题卷3 WORD版含解析 2017 高考 语文 江苏 专版 二轮 复习 策略 讲义 散文 阅读 专题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散文阅读专题卷(三)(建议用时:40分钟)一、(2016南京模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分) 【导学号:20332052】瓦尔登湖(节选)梭罗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我向曙光顶礼,忠诚如同希腊人。我起身很早,在湖中洗澡,这是个宗教意味的运动。黎明带来了英雄时代。在最早的黎明中,我坐着,门窗大开,一只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蚊虫在我的房中飞,它那微弱的吟声都能感动我,就像我听到了宣扬美名的金属喇叭声一样。此中大有宇宙本体之感,宣告着世界的无穷精力与生生不息。黎明啊,一天之中最值得纪念的时节,是觉醒的时辰。那时候,我们的昏沉欲睡的感觉是最少的了。但是,如果我们并不是给我们自己的禀赋所唤
2、醒,而是给什么仆人机械地用肘子推醒的;如果并不是由我们内心的新生力量和内心的要求来唤醒我们,既没有那空中的芳香,也没有回荡的天籁的音乐,而是工厂的汽笛唤醒了我们的如果我们醒时,并没有比睡前有了更崇高的生命,那么这样的白天,即便能称之为白天,也不会有什么希望可言。感官的生活在休息了一夜之后,人的灵魂,或者就说是人的官能吧,每天都重新精力弥漫一次,而他的禀赋又可以去试探他能完成何等崇高的生活了。可以纪念的一切事,我敢说,都在黎明时间的氛围中发生。诗歌与艺术,人类行为中最美丽最值得纪念的事都出发于这一个时刻。所有的诗人和英雄都像曼依,那曙光之神的儿子,在日出时他播送竖琴音乐。早晨是我醒来时内心有黎明
3、感觉的一个时候。改良德性就是为了把昏沉的睡眠抛弃。几百万人清醒得足以从事体力劳动,但是一百万人中,只有一个人才清醒得足以有效地服役于智慧;一亿人中,才能有一个人,生活得诗意而神圣。清醒就是生活。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要是见到了他,我怎敢凝视他呢?我们必须学会再苏醒,更须学会保持清醒而不再昏睡,但不能用机械的方法,而应寄托无穷的期望于黎明,就在最沉的沉睡中,黎明也不会抛弃我们的。我没有看到过更使人振奋的事实了,人类无疑是有能力来有意识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能画出某一张画,雕塑出某一个肖像,美化某几个对象,是很了不起的;但更加荣耀的事是能够塑造或画出那种氛围与媒介来,从中能使我们发现,而
4、且能使我们正当地有所为。能影响当代的本质的,是最高的艺术。每人都应该把最崇高的和紧急时刻内他所考虑到的做到,使他的生命配得上他所想的,甚至小节上也配得上。如果我们拒绝了,或者说虚耗了我们得到的这一点微不足道的思想,神示自会清清楚楚地把如何做到这一点告诉我们的。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刈割的
5、面积来,细细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低的条件中,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么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做出一个真实的报道。因为,我看,大多数人还确定不了他们的生活是属于魔鬼的,还是属于上帝的呢,然而又多少有点轻率地下了判断,认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是“归荣耀于神,并永远从神那里得到喜悦”。1第段作者热情地礼赞黎明,请概述其理由。(6分)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第段整段都在礼赞黎明,找出其中赞美黎明的句子,概括即可。【答案】黎明带来英雄时代,(1分)宣告着世界的无
6、穷精力和生生不息;(1分)黎明是觉醒的时辰,(1分)唤醒我们内心更崇高的生命;(1分)诗歌和艺术发生于黎明时刻,(1分)思想和(改良)德性发生于黎明时刻。(1分)2第段最后画线句作者说:“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要是见到了他,我怎敢凝视他呢?”作者所说的“非常清醒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说“怎敢凝视他”,是什么意思?(4分)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本句是第段的末句,是对前面所说的内容的总结。“非常清醒的人”是指“几百万人清醒得足以从事体力劳动,但是一百万人中,只有一个人才清醒得足以有效地服役于智慧;一亿人中,才能有一个人,生活得诗意而神圣”中的“一个人”;“怎敢凝视
7、他”是不敢凝视他,也就是对他的仰慕、崇拜和敬畏。【答案】“非常清醒的人”是指“有效地服役于智慧”并“生活得诗意而神圣”的人。(2分)说不敢凝视他,意思是极其仰慕、崇拜和敬畏他。(2分)3第段画线句作者说“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根据第段,作者认为的“生活的基本事实”是什么?(4分)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作者认为的“生活的基本事实”是人要有能力来有意识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作者认为要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生活得稳稳当当,过斯巴达式的生活,概括来说就是刻苦耐劳,简单而可爱,卑微而崇高。【答案】生活的基本事实:每人都应该把最崇高的和紧急时刻内他所考虑到的做到,使他的生命配得上他
8、所想的;(2分)简单而可爱,卑微而崇高。(2分)4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本文的表达特色。(6分)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文本是随笔,以抒情议论见长;修辞运用丰富。比喻:如“它那微弱的吟声都能感动我,就像我听到了宣扬美名的金属喇叭声一样”写出了蚊虫的声音。对比:如“简单”和“可爱”;“卑微”和“崇高”。语言具有思辨性:如“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情感:如“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要是见到了他,我怎敢凝视他呢?”【答案】极具抒情性、哲理性,以抒情、议论见长;修辞手法的充分运用,如比喻、对比等;以长句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04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体育世界2_北师大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