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案9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2.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文本,通其意,达其理2.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能把握大意。3.在阅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第一、二个选文,从而揭示问题本质,最后联系实际,找到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深刻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孟子“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涵咏“浩然之气”的内涵。2.难点: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2、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什么是浩然之气。“浩然之气”的首倡者就是我们儒家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来了解孟子的理想人格。二、整体感知1.朗读,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2.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解决预习时存在的疑难点,疏通文意。3.概括每则内容请找出每则关键词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明确:第一则浩然之气 第二则大丈夫 第三则具有浩然之气之人三、合作探究探究一:“浩然之气”内涵与方法1、阅读第一则选文,思考:(1)何谓“浩然之气”?(2)“浩然之气”有什么特点?(3)
3、请概括孟子“养气”的四大方法。(4)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与“浩然之气”之间有什么联系?2、交流展示(1)其为气也(2)特点:至大至刚 塞于天地 (3)养气之方:直养无害 配义与道 集义慊心 勿正勿忘(4)“揠苗助长”原本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孟子借此表明浩然之气的形成不能违背规律,不能一蹴而就,“揠苗助长”是培养浩然之气的错误方法,是违背规律的急于求成。四、课堂小结孟子所说地“浩然之气”,从形态来看:它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人格修为,要与义道相配。什么是“至大至刚?”,“至大至刚”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请课后阅读选文二思考。第二课时一、导语设计孟子一书充满了
4、一种凛然正气,这种正气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就好像春风化雨一样。那么,孟子心中的“大丈夫” 又有何具体表现?让我们继续学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二、合作探究探究二:大丈夫思想1、阅读第二则选文,思考:(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2)孟子认为具备什么条件的人才是大丈夫?(3)第一选段是讲“浩然之气”,第二选段是讲“大丈夫”思想,字面上看似不相同,但编者为何把它们编在同一章节中?两者是否有共同点?有何共同点?2、交流展示(1)妾妇之道: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公孙衍、张仪之流)(2)得具备三个条件: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40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