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随堂课后作业:第3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随堂课后作业:第3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 WORD版含答案 2
- 资源描述:
-
1、第3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见绐(di)惶迫(hun)愚懦(r)B怪骇(hi)诛死(zh)怨嗟(ji )C欢戚(q)砧斧(zhn)鼎镬(hu)D枕藉(ji)襄州(xin)咽喉(yn)【解析】A项,“惶”应读“hun”,“懦”应读“nu”;B项,“嗟”应读“ji”;C项,“戚”应读“q”,“砧”应读“zhn”。【答案】D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约使人如河上如:如果B便遣白头奴出城 遣:派遣C及得师鲁手简 简:信D怪不如约 怪:责怪【解析】如:到。【答案】A3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以:表
2、原因的介词,因,由于B方喜得作书以奉问以:表目的连词,用来,来C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以:以为,认为D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以:表目的的连词,用来,来【解析】“以”是表因果的连词,相当于“因为”。【答案】A4下列对“见”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见其二子焉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未得与项羽相见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越吾未见其明也图穷而匕首见A/B/C/D/【解析】看见;会见;推荐,介绍;显露,出现;表被动;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发现。【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与高司谏书宋欧阳修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
3、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予友尹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前日范希文贬官后,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
4、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平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且希文果不贤邪?抑天子骤用不贤之人?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
5、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再至京师再:第二次B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决:断定C便毁其贤以为
6、当黜 黜:贬黜D抑天子骤用不贤之人 骤:屡次【解析】骤:仓促。【答案】D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B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C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D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解析】“足下身为司谏”独立成句,后面应断开,可排除B、C两项;“何不”为反问句式,中间不
7、能断开,可排除D项,故选A。【答案】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表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祐年间,范仲淹讥切时弊,被贬谪外地。高若讷身为司谏,却附声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激于义愤,撰文斥责高若讷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B本文开篇通过“三疑”,揭露高若讷口是心非,并断言其“非君子”,引出后面对他的正面驳斥,使全文首尾贯通,一气呵成。C作者列举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运用类比论证,指出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若讷的“默默”都是失职,怒斥他是“君子之贼”。D文章语言犀利,气势逼人,言辞激愤,读来令人有痛快淋漓之感。充分显现了欧阳修疾恶如仇、无私无畏、不避险恶、仗义执言的性情。【解析】文中无“类比论证”。【答
8、案】C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译文: _(2)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译文: _(3)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译文: _【答案】(1)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中却有三次怀疑你的情况。(2)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人是君子的敌人。(3)您在谏官那个位置上却不说话,就应该离职,不要妨碍能胜任谏官之职的人。【参考译文】欧阳修叩头再拜,禀告司谏足下:我十七岁的时候,家住随州,看到天圣二年进士及第的布告,您置身其中,单单没有突出的可以称道的地方,我因而怀疑您,不知您是怎样一个人。以后过了十一年,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46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人教版语文(河南)八年级上册课件:回忆我的母亲(共2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