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案:13 致蒋经国先生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语文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13 蒋经国 先生
- 资源描述:
-
1、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信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目标2和3。指导法、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相关课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七子之歌,说出歌曲抒发的情感)七子之歌抒发的是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浓浓思念之情,“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这深情的歌声敲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它是民族的悲情,是游子的呼唤。1982年7月24日,一直为统一大业奔走的廖承志先生给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中央主席蒋经国去了一封信,字里行间
2、的民族主义,洋溢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感人肺腑,荡气回肠。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致蒋经国先生信。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廖承志(19081983),广东惠阳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廖仲恺之子,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2)背景链接1982年7月,身为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小组组长的邓颖超看到蒋经国在台湾发表的一篇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文中思乡之情浓浓。邓颖超立即召集对台小组开会研究,建议由副组长廖承志给当年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窗蒋经国先生写一封公开信。2生难字词(1)字音把晤(w)咫尺(zh)悖谬(bi mi)东隅(y)苟同(gu) 珍摄(sh
3、) 赘言(zhu)绸缪(chu mu) 难辞其咎(ji) 同捐前嫌(xin)(2)词义【幼时同袍】形容幼年时关系亲密。“同袍”,多为军人互称,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语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政躬违和】指蒋经国患病。政躬,对执政首脑身体的尊称,犹尊体。违和,不平和,即生病。【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难辞其咎】难以推卸罪责。咎,罪过。【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毋庸赘言】无须说多余的话。【未雨绸缪】原指趁着天还没有下雨,预先修理房屋门窗。后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束装就道】整装上路。步骤二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听朗读,自己朗读,注意
4、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第1段:回顾当年友情并表达自己的牵挂之情。第2段:提出写信的目的,希望两党和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第3段:作者希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在蒋经国手中完成,而早日解决对各方都有利。第4段:回顾历史,并希望蒋经国在台主政时完成国共第三次合作。第5段:从“于公于私”两方面劝说,希望蒋经国实践祖国统一大业,达到忠孝两全。第6段:希望蒋经国早日作出抉择,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第7段:表达阔别情思,并希望早有回音。第8段:问候蒋经国的家人。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1当时台湾方面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对此作者表明了怎样的态度?交流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