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我家的亲属长春版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单元 我家 亲属 长春
- 资源描述:
-
1、我家的亲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内容维度目标阐述知识与技能1. 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中的情境认识亲属的称谓,能识2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程度较高的学生,能够认识括号内亲属称谓的别称。2. 会借助情境图,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家庭树上认识亲属的称谓。过程与方法借助情境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认识亲属的称谓,识记本课的生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每个家庭就像一棵茂密的大树,先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然后有爸爸妈妈,最后才有我和其他兄弟姐妹,一家人相亲相爱,家庭树才会永远繁茂。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认识亲属的称谓,识记本课的生字。2通过“慢动作、快动作”等活动,复现
2、“伯伯”“婶婶”“舅母”等生词。三、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PPT。2让学生收集亲人的照片,为讲述自己与亲人间的故事做准备。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设计理念及教学内容安排1基于学生差异基于前测得到的数据,立足学生之间存在的识字差异,通过“慢动作、快动作”等活动,多次复现 “叔叔”“婶婶”“伯伯”“舅母”等生疏程度较高的生词,促使学生认得生字的模样,达到识字的目的。(前测数据附后)2与语言实际联系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有这样的观点“不阅读,不跟语言实际联系起来,识字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难于致用,难于巩固”,通过“谁出门了”等活动,建立生词与语言实际的联系,强化对生字词的识记和巩固。第一
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中的情境,认识情境图中亲属的称谓(20个生词),能识20个生字,会写“妹、姑、娘、姨、奶”5个“女”字旁的生字。程度较高的学生,能够认识括号内亲属称谓的别称。2.建立生词与语言实际的联系,进一步识记和巩固“叔叔”“婶婶”“伯伯”“舅母”等生疏程度较高的生词。3发现“女”字和 “女”字旁在书写时的不同,练习书写“妹”等5个“女”字旁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1借助情境图和联系生活实际,按照一定的顺序,认识亲属的称谓,识记本课的生字。来源:ZXXK 2通过“谁出门了”等游戏活动,进一步识记和巩固生疏程度较高的生词。3. 比较“女”字和5个“女”字旁的生
4、字,发现“女”字和 “女”字旁在书写时的不同,并练习书写5个“女”字旁的生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每个家庭就像一棵茂密的大树,一家人相亲相爱,家庭树才会永远繁茂。同时,能初步感受到,中国人的亲属称谓,具有辈分分明、长幼有序的特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认识亲属的称谓,识记本课的生字。2通过“慢动作、快动作”等活动,复现“伯伯”“婶婶”“舅母”等生词。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PPT。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进入角色 1.认识“亲属”的“亲”来源:ZXXK (1) 读课题。请认识“亲”字的学生介绍经验,是怎么认识“亲”字的?(在对幼儿园96位小朋友的前测中,
5、有37人认识“亲”字,占前测人数的38,这是促进生生之间相互学习的资源)预设1:因为在很多词语中见过“亲”字。(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这些学生识字的经验时,可借鉴张志公先生关于“认和讲”的理念:“千字文和三字经里的文句,有些是儿童能懂的,也有很多是儿童不能懂,或者不能全懂的。前人教这些书,主要是要求儿童认得一个一个字的模样,能念能背,并不要求句句会讲”。因为经常在词语里见过这些字,所以总能看到“亲”的模样,就认识了。)预设2:“亲”字,就是“立”字下面再加上一横和一个“小”字。(人教版在关于“二类字需要教结构吗”答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核心是准确把握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把握不准,如
6、果是把要求认识的字当成要求会写的字去教,提高要求认识的字的教学要求,不仅加重课业负担,疲于奔命,而且造成认写相互掣肘,必然导致该认的不巩固、该写的写不好的结果。老师们在思想上要十分明确: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也还认识,没有其他要求。”所以,老师要把握,对于通过分析结构认识“亲”字,不需要所有学生都掌握这种办法,只作为一部分学生的识字习惯予以认可。)2再回到课题中,通过朗读课题,复现一次对“亲属”一词的认识。二、认识比较容易识记的生字词。1集体学习:说说“我”家的亲属都有谁?(1)指定一桌同学到讲台前面,一人介绍“我”家的亲属,一人在生词卡片中挑拣出相对应的生词,贴在黑板
7、上。如果挑拣不出来,或者出现错误,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21cnjy(2)再叫一组同学。(3)一起读一读已经被挑拣出来的词语。(在前测中,学生认识“爸”“妈”的分别达到92、91,认识“爷”“奶”“我”的分别为达到83、81、71,认识“姐”“妹”“哥”“弟”“姥”的,分别达到71、70、70、68、63,认识“姑”“夫”“外”“公”“婆”的分别达到60、60、57、52、51。前测基本能反映参加测试的96名小朋友,在其生活中,这些亲属比较熟悉。因此,预测在集体学习过程中,这些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学生比较容易认识。)www-2-1-cnjy-com2个人学习:在家庭树上圈一圈自己家的亲属都有谁。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