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我家的亲属长春版1.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72098
  • 上传时间:2025-11-11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10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一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单元 我家 亲属 长春
    资源描述:

    1、我家的亲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内容维度目标阐述知识与技能1. 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中的情境认识亲属的称谓,能识2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程度较高的学生,能够认识括号内亲属称谓的别称。2. 会借助情境图,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家庭树上认识亲属的称谓。过程与方法借助情境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认识亲属的称谓,识记本课的生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每个家庭就像一棵茂密的大树,先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然后有爸爸妈妈,最后才有我和其他兄弟姐妹,一家人相亲相爱,家庭树才会永远繁茂。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认识亲属的称谓,识记本课的生字。2通过“慢动作、快动作”等活动,复现

    2、“伯伯”“婶婶”“舅母”等生词。三、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PPT。2让学生收集亲人的照片,为讲述自己与亲人间的故事做准备。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设计理念及教学内容安排1基于学生差异基于前测得到的数据,立足学生之间存在的识字差异,通过“慢动作、快动作”等活动,多次复现 “叔叔”“婶婶”“伯伯”“舅母”等生疏程度较高的生词,促使学生认得生字的模样,达到识字的目的。(前测数据附后)2与语言实际联系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有这样的观点“不阅读,不跟语言实际联系起来,识字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难于致用,难于巩固”,通过“谁出门了”等活动,建立生词与语言实际的联系,强化对生字词的识记和巩固。第一

    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中的情境,认识情境图中亲属的称谓(20个生词),能识20个生字,会写“妹、姑、娘、姨、奶”5个“女”字旁的生字。程度较高的学生,能够认识括号内亲属称谓的别称。2.建立生词与语言实际的联系,进一步识记和巩固“叔叔”“婶婶”“伯伯”“舅母”等生疏程度较高的生词。3发现“女”字和 “女”字旁在书写时的不同,练习书写“妹”等5个“女”字旁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1借助情境图和联系生活实际,按照一定的顺序,认识亲属的称谓,识记本课的生字。来源:ZXXK 2通过“谁出门了”等游戏活动,进一步识记和巩固生疏程度较高的生词。3. 比较“女”字和5个“女”字旁的生

    4、字,发现“女”字和 “女”字旁在书写时的不同,并练习书写5个“女”字旁的生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每个家庭就像一棵茂密的大树,一家人相亲相爱,家庭树才会永远繁茂。同时,能初步感受到,中国人的亲属称谓,具有辈分分明、长幼有序的特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认识亲属的称谓,识记本课的生字。2通过“慢动作、快动作”等活动,复现“伯伯”“婶婶”“舅母”等生词。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PPT。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进入角色 1.认识“亲属”的“亲”来源:ZXXK (1) 读课题。请认识“亲”字的学生介绍经验,是怎么认识“亲”字的?(在对幼儿园96位小朋友的前测中,

    5、有37人认识“亲”字,占前测人数的38,这是促进生生之间相互学习的资源)预设1:因为在很多词语中见过“亲”字。(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这些学生识字的经验时,可借鉴张志公先生关于“认和讲”的理念:“千字文和三字经里的文句,有些是儿童能懂的,也有很多是儿童不能懂,或者不能全懂的。前人教这些书,主要是要求儿童认得一个一个字的模样,能念能背,并不要求句句会讲”。因为经常在词语里见过这些字,所以总能看到“亲”的模样,就认识了。)预设2:“亲”字,就是“立”字下面再加上一横和一个“小”字。(人教版在关于“二类字需要教结构吗”答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核心是准确把握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把握不准,如

    6、果是把要求认识的字当成要求会写的字去教,提高要求认识的字的教学要求,不仅加重课业负担,疲于奔命,而且造成认写相互掣肘,必然导致该认的不巩固、该写的写不好的结果。老师们在思想上要十分明确: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也还认识,没有其他要求。”所以,老师要把握,对于通过分析结构认识“亲”字,不需要所有学生都掌握这种办法,只作为一部分学生的识字习惯予以认可。)2再回到课题中,通过朗读课题,复现一次对“亲属”一词的认识。二、认识比较容易识记的生字词。1集体学习:说说“我”家的亲属都有谁?(1)指定一桌同学到讲台前面,一人介绍“我”家的亲属,一人在生词卡片中挑拣出相对应的生词,贴在黑板

    7、上。如果挑拣不出来,或者出现错误,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21cnjy(2)再叫一组同学。(3)一起读一读已经被挑拣出来的词语。(在前测中,学生认识“爸”“妈”的分别达到92、91,认识“爷”“奶”“我”的分别为达到83、81、71,认识“姐”“妹”“哥”“弟”“姥”的,分别达到71、70、70、68、63,认识“姑”“夫”“外”“公”“婆”的分别达到60、60、57、52、51。前测基本能反映参加测试的96名小朋友,在其生活中,这些亲属比较熟悉。因此,预测在集体学习过程中,这些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学生比较容易认识。)www-2-1-cnjy-com2个人学习:在家庭树上圈一圈自己家的亲属都有谁。教

    8、师巡视:有哪些同学圈画的是学生比较生疏的亲属称谓。(在圈画的过程中,再一次复现刚才学习的词语。另外,有学者研究表明,圈一圈,画一画,是培养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有效方法。)3同桌二人学习:步骤:一人指着家庭树上的亲属称谓,一边读给同桌听。对方眼睛注视着书上的词语,认真听,如果读错,就教一教。然后,再交换。(达到多次复现的目的)2-1-c-n-j-y三、认识比较不容易识记的生字词。(在前测中,学生认识“叔”“姨”的分别达到49、49,认识“娘”“母”的分别达到46、45,认识“婶”“舅”的,分别达到42、41,认识“伯”的达到35。前测基本能反映参加测试的96名小朋友,在其生活中,可能没有这些亲属,

    9、或对这些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感到比较生疏,“叔叔”“阿姨”虽然常常在口语中称呼,但字的模样见得少,“姨母”的称呼与实际生活不一致。因此,教学的时间和重点要向这些生字词倾斜。)1集体学习:利用教师巡视过程中发现的资源展开学习。(1)请圈画“叔叔”“婶婶”“姨夫”“姨母”“大爷”“大娘”“舅舅”“舅母”的同学,分别到讲台前,教其他学生认识这些表示称谓的词语(2)以一个同学为例,思考:为什么他有“大爷”“大娘”,而有的同学却没有呢?简单交流后,建议对这类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继续研究。 2.在游戏中复现学生比较生疏的生字词。游戏1: 谁出门了(遮挡一个词语)姑姑姑父哥哥来源:学_科_网外公外婆妹妹 游

    10、戏2:谁出门了(遮挡2个词语)叔叔婶婶伯父舅舅来源:学_科_网舅母伯母(游戏的目的是复现词语,并引导学生将词语跟语言实际联系起来,比如“叔叔婶婶出门了,他们去散步了”等等,达到运用和巩固的识字的效果。) 3引领学生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读这些词语。 4读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读?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的亲属称谓,具有辈分分明、长幼有序的特点。 5引导学生带着对亲人的情感,有感情地再读一遍这些词语。 四、归类认识“女”字旁的字。 游戏:慢动作和快动作。(目的是复现6个“女字旁”的生字,分别是姥、姑、奶、姐、妹、娘、姨)五、指导写“女”字旁的字。 1. 比较、发现发现“女”字和 “女

    11、”字旁在书写时的不同。呈现两行虚宫格,第一行是虚宫格中的“女”字,第二行是虚宫格中的“妹、姑、娘、姨、奶”5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女字变成了女字旁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变化呢?(女字旁变瘦了,撇点的撇变直变长了,点变短了,撇画与撇点离得更近了,横变提,不能出头。能启发学生感受到两个部件之间的和谐避让。)2 2. 练习书写“姑”字(学习偏旁女字旁并学会书写字例,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分析概括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偏旁与字的特点。学生书写的时候,在掌握女字旁的结构和把女字旁笔画写好之间,根据学生特点,能把女字旁的结构掌握好,是重点,也是难点。)来源:学+科+网

    12、Z+X+X+K3再指导写其他4个女字旁的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中的情境,复习已经认识的生字词。2练习书写“父”等5个生字。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过程与方法:1借助情境图和联系生活实际,按照一定的顺序,复现亲属的称谓,将一步巩固本课的生字。 2通过“谁出门了”等游戏活动,进一步识记和巩固生

    13、疏程度较高的生词。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老师的引导下,按

    14、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读出亲属的成为,进一步初步感受中国人的亲属称谓,具有辈分分明、长幼有序的特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按照不同的顺序,认识亲属的称谓,识记本课的生字。2通过“慢动作、快动作”等活动,进一步复现巩固“伯伯”“婶婶”“舅母”等生词。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PPT。教学过程:一、 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读出亲属的称谓。二、 按照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读出亲属的称谓,交流自己的发现。三、 游戏“慢动作、快动作”,进一步复现巩固“伯伯”“婶婶”“舅母”等生词。四、 指导写其他5个生字。1.指导写“父”“爸”字。(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父”字变成了“父字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变化呢? (2)练习书写“父”“爸”。 2.指导写“公”“哥”“母”三个字。五、游戏“谁出门了”,进一步复现巩固“外公”“外婆”“姨母”“姨夫”等生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我家的亲属长春版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209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