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登岳阳楼 (1)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登岳阳楼 1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登岳阳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古典诗歌中意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过程与方法: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优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坼”“浮”字妙处,探究诗人在本诗中表达的复杂感情。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建筑精巧,雄伟壮丽的岳阳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样的句子,范仲淹这里所说的“前人”里就有一个杜甫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杜甫描写岳阳楼的诗歌登岳阳楼。 二、整体感知1、首次朗读,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2、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疏通诗意,初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3、再读诗歌三、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知人论世: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两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离去世只有两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
3、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1、“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昔闻:渴望向往已久 ;今上:如愿以偿甚喜:今昔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2、赏析“坼”“浮”二字。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
4、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第三、四句景和情有什么关系? 景 情 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诗人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4、第五、六句写什么? 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情。 5、第七、八句写什么? 在尾联中,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396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