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练:二十 非攻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练:二十 非攻 WORD版含答案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课时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二十非攻(45分钟,60分)一、基础应用(3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辩:辩解B.以亏人自利也亏:损害C.苟亏人愈多苟:如果D.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国:国家【解析】选A。A项,辩,通“辨”,分别。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B.至杀不辜人也C.其不仁兹甚矣D.扡其衣裘、取戈剑者【解析】选B。A项,“辩”通“辨”,分别。C项,“兹”通“滋”。D项,“扡”同“拖”,强夺
2、或费力取得。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解析】选B。B项,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A项,顺承连词,就/转折连词,却;C项,介词,根据/介词,因为;D项,指示代词,这、这样/第三人称代词,指代大鹏。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B.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C.则弗知非,从而誉之D.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解析】选D。A项,“爱人”,关爱别人;B项,“少见”,看见很少的;C项,“从而”,跟从,并且;D项,“后世”,后代,与现代汉语同。5.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以亏人自利也A.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B.故书其
3、言以遗后世C.此则天下之害也D.既以非之,何以易之【解析】选D。A项为省略句,B项为正常句式,C项为判断句,D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4分)译文:_ (2)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4分)译文:_参考答案:(1)现在最大的不义是进攻别的国家,(天下的君子)却不知道应予以指责,反倒跟着赞誉它,称之为义。这难道可以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2)假如现在这里有一个人,看见很少一点黑色就说是黑的,看见很多一点黑色却说是白的,那么人们一定认为这个人不知
4、道黑和白的分别。7.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请以一位作家为例,续写下面这个句子。(6分)悲观和乐观,都起源于个人的感觉,而且常是偏重主观的感觉。悲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从中找到一些让自己沮丧败兴的生活因子。譬如柳宗元,登山游玩,他想到的是仕途坎坷;雪中垂钓,他体验的是孤独凄清。譬如卡夫卡,优裕的家境,会让他觉得无比压抑;严谨的制度,会让他觉得无比苦闷。而乐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找到使自己快乐起来的生活因子。_。譬如海明威,战壕写稿,他恣意着人生的快意恩仇;远海捕鲸,他饕餮着自然的慷慨伟岸。答案:示例一:譬如苏轼,贬谪黄州,他能尽享夜游赤壁之乐;贬谪惠州,他能体验日啖荔枝之乐示例
5、二:譬如杰克伦敦,沙漠淘金,他挥洒着冒险的拓荒豪情;孤身远航,他汲取着磨难的艺术灵感8.将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6分)墨学沉睡了2 000年,这2 000年,正好是中国帝王集权专制的2 000年,_墨家作为中国最富有创造力的古代精华,其复兴与重新受到重视,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当封建专制面临解体时,思想上的专制罗网也被撕开一角。墨学的道义,注定其本质精神无法苟合于集权的专制政体。墨学的重兴,也必然要等待君主集权制的崩溃。墨子的学说,在晚清时期重新被重视,这绝不是巧合。答:_【解析】承前一句中的“中国帝王集权专制”,而且两句之间又有因果关系,与
6、后文“其复兴与重新受到重视”相关联。参考答案:二、拓展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怨,命曰刑胜。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
7、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去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旦曰:“吾已知之矣。此
8、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因也。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国虽大,民虽众,何益?(选自吕氏春秋贵因,有删改)【注】候:侦查,刺探。戮:暴乱。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姓不敢诽怨矣诽:指出过失B.天雨,日夜不休雨:雨水C.武王疾行不辍疾:快,急速D.夫审天者 审:观测【解析】选B。雨:下雨。10.下列对文中
9、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B.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C.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D.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解析】选A。“吾已令胶鬲”句意不完整,不能断开,排除B、D项;“是”前应断开,排除C项。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武王多次派人刺探殷商国内的暴乱情况,但每次都没贸然出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406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18:第11课 师说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