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

类型中考语文面对面 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4305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PPT
  • 页数:40
  • 大小:1.13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考语文面对面 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课件 新人教版 中考 语文 面对面 专题 文言文 文体 知识 考点 讲解 课件 新人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1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理解文章的内容,评析主要人物、思想感情、文化现象等。3理解浅易古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情感。4感受汉语语言特点,体会古诗文语言的表现力。考点一:实词与虚词实词: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2课内迁移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一般在课内都有学过。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实词释义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

    2、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如2020年温州卷第12(3)题中就以课内的“亭亭净植(爱莲说)”为示例考查“则蕉亦默默静植”中“植”的释义。3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语的词义。4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可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语是否可以古今通用。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5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

    3、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题型示例】(2020金华、丽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A大可数围 果得于数里外B又西岩之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路人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溪谷洗然吴广以为然【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都是“几,几个”的意思;B 西边/向西;C经过/过于;D的样子/对,正确。A虚词:1虚词能表达语气,突显作者的情感:比如岳阳楼记中“感极而悲者矣”的“矣”字,表达了迁客骚人面对恶劣环境的感伤之情。又比如醉翁亭记中“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的“也”字,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了作者得意的心情。2虚词能开启话题,起到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比如醉

    4、翁亭记中“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这些转接词使得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3虚词还能提示文章思路:比如岳阳楼记中“然则”,该虚词使得文章的思路从“岳阳楼之大观”转入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描写。4积累常见的虚词释义及用法,可以更快地应答试题。虚词用法举例以介词,用,拿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介词,凭、靠何以战(曹刿论战)介词,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介词,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连

    5、词,表因果,因为不以物喜(岳阳楼记)连词,表承接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连词,表修饰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连词,表目的,来,用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介词,表目的,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表时间或方位的界限或范围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而连词,表并列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连词,表承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连词,表修饰隶而从者(小石潭记)连词,表转折,然而,但是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词缀,用于表时间的副词之后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于介词,在尝射于家圃(卖油翁)介词,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介词,从受地于先王(

    6、唐雎不辱使命)介词,在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介词,向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介词,给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介词,对、对于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介词,表比较,比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连词,表示另提一事至于夏水襄陵(三峡)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副词,表猜测,大概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副词,表反问,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助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表选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乃副词,于是,就屠乃奔倚其下(狼)副词,才,这

    7、才乃悟前狼假寐(狼)副词,竟然,居然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之动词,去,往;到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代词,他,他们具答之(桃花源记)代词,它,它们又数刀毙之(狼)代词,这件事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指示代词,此,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马说)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陋室铭)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助词,用在“前、后”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为介词,给,替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介词,为了为宫室

    8、之美(鱼我所欲也)介词,向,对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且副词,犹,尚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连词,和,又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副词,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题型示例】(2020金华、丽水市)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附: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中加点虚词的表达效果。要求先解释词语,再回答

    9、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出这句话的语气,最后结合材料,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写出作者寄予的情感与写作意图。【参考答案】“乃”是“才”的意思,“哉”相当于“啊”,该句意思是“才知道人们的误传哪有边界啊”,“乃”“哉”加强感叹语气,强调传闻的荒诞,人们对白檀树、志公影的传闻竟信以为真,甚至顶礼膜拜。这与穿井得一人中“得一人之使”误传为“得一人于井中”何其相似。“乃”和“哉”也流露了作者对此类现象的不满与批评。考点二:文言断句1根据句意。划分节奏,阅读全文,了解文意,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其次,再依次解释所断句子中每个词的意思(不会解释的个别词暂时不解释),然后把词义串联起来,理解大概意思。

    10、最后,据此断句。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断句:(1)找出动词或形容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从而断句。(2)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尔、汝、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就是该断句的地方。具体如

    11、下:(1)句首发语词:夫(f)、盖、至、若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2)句尾词:也、矣、焉、耳、与(欤)、邪(耶)、夫(f)、哉等常用于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3)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苟、故、是故、是以、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至于、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4借助固定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题型示例】(2020宁波)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寓 山 之 胜 不 能 以 寓 山 收 盖 缘 身 在 山 中 也【试题解

    12、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句子大意,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寓山之胜”意为“寓山园林的美景”,句意完整,应在其后断开;“盖”一般位于句首,其前应断开。【参考答案】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考点三:文言语句翻译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把握“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讲求抓住关键词,字字落实,不漏字词,不出现错别字,同时还要顾及全句,使语句通顺连贯。“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最高要求:信文意要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文意要通顺畅达,使文意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文意要优美自然、生动形

    13、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留、替、调、引、补、删”:方法含义具体阐释例句与译文留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点、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有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替替换词语文言文里不少的词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在用,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思与之相应的词进行替换“十年春,齐师伐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

    14、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引引申词义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多个意思,这些意思不是凭空产生的,要注意词语的本义及引申义,选用切合语境的词义来翻译“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有的规模补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要将单音节词翻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埋伏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时要把量词补充出来“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把一石粮食吃光文言语句中常有省略,翻译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力求通顺确切地表达原

    15、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就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些句子并没有明确省略何种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删删去不译文言文里的一些虚词,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无实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题型示例】(2020台州)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及败亡命,不知所之。【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

    16、翻译,适用“替”的方法,依据文中古今同义的词语特点,可以将“败”“知”等词用现代汉语中意思相应的词语替换。“补”的方法同样重要,通过主语和宾语的补充能够使语意更为顺畅。在此基础上,“及”“亡”等词的释义课内已经学过,完全可以用课内迁移法来帮助我们突破难点,使整个语句释义完整。【参考答案】等到(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逃亡,(人们)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考点四:文意理解“理解文章的内容,评析主要人物、思想感情、文化现象等”是文言文文意理解的考查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读懂字词句的基础上,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主旨情感等,能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能结合文章的

    17、具体内容、现实生活和个人的认知阐发自身的阅读体验及感悟。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有中心句的找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可以找文中的关键词语,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具体方法如下:2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看法。具体方法有:(1)借助整体阅读归纳内容要点。先从整体上读懂文章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感受作者思想,力求知道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读者阅读后从文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从而推断作者的观点态度。(2)借助文体特征分析情感和观点。史传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在人物形象上,作者可能有简略评价;咏物散文中作者观点寄托在所咏的事物上,关键在于理解该物的形象特征;说理散文

    18、的观点态度一般为文章的中心论点。(3)借助关键信息分析情感和态度。文章的关键信息有:标题、开头、结尾和注解,关键词、点睛之笔、文眼,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情感句等。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4)知人论世,提取要义,分析情感和观点。作者背景、写作背景等也是我们解读文言文要义的一把钥匙。【题型示例1】(2020温州)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鉴赏能力。方法与现代文鉴赏相似,先指出画线句修辞或用词上的特色,然后分析鉴赏。【参考答案】画线句用一组叠音拟声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雨落蕉叶上或疾或徐、或疏或密等特点;通

    19、过僧人诵经、骏马奔驰等比喻来描摹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有通感之趣。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题型示例2】(2020嘉兴、舟山)小舟有个疑问:文中“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和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类似,两者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你结合作品为他解惑。【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文言句子表达的情感。先理解原句意思,然后结合文本主题,分析各自表达的情感。原文中的傅给事应属于“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结合此句分析作者情感。而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的情感只要结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中心句展开即可。【参考答

    20、案】跋傅给事帖文中句子的意思是:那些志士仁人已经过世了,那么还有谁再可以作为自己精神的榜样与理想的寄托呢?陆游在文中暗寓“朝中无人”之悲,只能在傅崧卿这位爱国前辈的遗文中,寻觅爱国情感的共鸣,寄托了报国无门的愤慨。(充分表达了陆游抗敌御侮的政治抱负。)岳阳楼记文中此句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这些古仁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范仲淹表达了要像古仁人那样,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先忧后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考点五:文体特征文言文里的特殊文体是考查的一大难点,教材有所强调和学习的重要文体有:书、铭、说、记、序、表及笔记体小说。通过掌握文言文特殊文体的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把握文言

    21、文的内容以及写法特点。(一)书书,古代一种特有的文体。它以书信的形式记事陈情,可叙事,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如诸葛亮诫子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均与朱元思书。(二)铭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诫之意。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三)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说”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

    22、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如周敦颐爱莲说;韩愈马说。(四)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分类:1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2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3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4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

    23、事迹的文体。如陶渊明桃花源记;范仲淹岳阳楼记;魏学洢核舟记。(五)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比较早,多叙述作者的意趣、写作缘由等,如太史公自序等。赠序,即惜别赠言,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赠序有别于书序或宴饮之序,这类文体在赠人以言的同时,也往往抒发了作者的某些情志或心怀。如送东阳马生序。(六)表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情理交融是“表”的突出特点。如出师表。(七)笔记体小说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轶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如蒲松龄狼;纪昀河中石兽等。笔记体小说特点一览表篇幅短小精悍选材奇闻轶事结构一事一议刻画人物善用多种描写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面对面 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课件 新人教版.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430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