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5 离骚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离骚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教学 教案 第二 单元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离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楚辞及其作者。2、反复诵读,理清课文生字词和难懂的句子,疏通诗句。3、学习本文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4、感受作者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32、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媒体设计:配音朗读磁带、PPT。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叫“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那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传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才设立这个节日的。屈原在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而
2、死。楚国百姓知道后,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争相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后来就演变成划龙舟的习俗。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又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lin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方法,这样就发展成粽子了。另有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就发展为在这一天要喝雄黄酒。从这里可以看出,屈原被楚国人民乃是全国人民敬仰了两千多年。那么,为什么他如此受人爱戴呢?从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来了解他,了解他的作品。 二、解题1、简
3、介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2、简介“楚辞”: 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
4、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3、解题: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425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