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死水 (2)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死水 2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5(1)死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2、能力目标:提高读诗的能力,了解闻一多三美的主张,品味“死水”的象征意义。3、情感目标: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领会诗歌中蕴涵的爆发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2、了解诗歌的反讽手法。3、感知死水中的“三美”。(三)教学方法1、教法:设计问题、明确要点、参与引导。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相结合。(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语:“大家还记得1999年澳门回归的时候那首动听的歌曲吗?”歌词:“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
2、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它的作者就是闻一多先生,在这首诗歌中融入了闻一多先生浓浓的赤子之心,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这首名作死水,也是这样一首镌刻着深深爱国之情的诗篇。下面让我们走进诗人闻一多,了解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二、作者及诗歌背景介绍1、作者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1946年7月15日遭国民党特务暗杀。他的诗风沉郁凝重,语言绚丽精炼,对仗工整,为开创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格
3、律诗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同时还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主张,曾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闻一多先生的三美理论:、音乐美,主要是指诗歌音节和旋律的美;押韵,节奏,平仄,、绘画美,主要是指诗歌在运用的词藻要有绘画的效果;、建筑美,指的是诗歌结构形式上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2、写作背景:死水写于1926年,是闻一多留美归来的第二年。留美期间,诗人饱受民族歧视之苦,倍感离群孤雁的寂寞和酸楚,思乡思国之情油然而生,回国之后见到的却是军阀统治下的破碎山河和哀鸿遍野的苍凉现实,于是他大呼:“啊,这不是我的中华”爱之深责之切,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悲愤的心情下写出死水这名
4、篇的。知人论世:1925年4月,留美学习即将归来前夕,在美国初创;1926年,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时,拿出来正式发表;1928年,结集出版,以一首诗的名字作为整个诗集的名字。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品,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1、 播放诗歌朗诵。2、 学生朗诵。【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所体现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3、 朗诵点评:要把握节奏,读出
5、悲愤之情,语言要铿锵有力。四、研读诗歌,自主探究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考下列问题:诗人是如何描写“死水”的?(提示:找意象,看特点)【与学生一起探讨并加以引导】明确:第一段突出了死水的凝滞、绝望、完全丧失了生命力。“不如”、“爽性”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了对死水的厌恶之情。第二到四段分别从色彩、状态、声音上描绘了死水:从色彩上:铜翡翠、铁桃花、油腻罗绮、霉菌云霞从状态上:酵成绿酒、飘满白沫从声音上:笑声、歌声这些意象在作者笔下都变得明艳万分,绚烂异常。引导:、 阅读第一段: (1)、提问:这一小节中的“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了死水的凝滞、
6、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 (2)、提问:“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3)、小结:这一小节突出了死水的特点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 阅读第二至第四小节: (1)、导读: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死水的?指名朗读。 (2)、讨论作者的描绘方法: 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的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3)、讨论作者写法的效果: 如:A、为何要用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明确:作者意反衬死水绝顶的肮脏、黯淡与污秽,进而尖锐讽刺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431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