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小松鼠找花生果∣苏教版(2018).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小松鼠找花生果苏教版2018 一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21 松鼠 花生 苏教版 2018
- 资源描述:
-
1、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设计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学目标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2、,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
3、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产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图片揭题1、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2、出示花生图片:看,这是什么?(学习“生”字。)3、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出示松
4、鼠图片)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5、板书课题,齐读后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全文,听后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小松鼠原本打算等花生结了果,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可是,等啊等,等到花都落了,却找不到一个花生,它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3、出示生字新词,自主识字。注意:读准翘舌音“找”、带后鼻韵母的字“生、旁、种”。4、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5、种、呀、外、艳”;用编字谜的方法(一头牛站在独木桥上)记住“生”。5、生字巩固。巩固生字提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如,将生字“找、生、格、外、呀”编进儿歌:“小松鼠,找花生,没找到,格外急。花落了,果结了,花生呀,在地里。”来源:学|科|网6、检查读课文情况。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图的内容?(12自然段写了图1的内容,35段写了图2的内容)2、读悟第12自然段。自读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看图,你觉得花生的花怎么样?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鲜艳)理解“鲜艳”就是颜色明亮好看。思维拓展: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五星红
6、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读好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指名读第2自然段: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样问鼹鼠的呢?鼹鼠又是怎么回答的?分角色读鼹鼠和小松鼠的对话。点拨:“这是什么花呀?”要突出问话的语气。“花生可好吃啦!”要突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儿童的童真童趣。3、读悟第35自然段。来源:ZXXK引读第3、4段: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结果怎么样?(学生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朗读指导:小松鼠没看见花生,心里觉得怎样?(很奇怪,也很失望)谁能用这样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第四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1 小鱼的梦|北师大版(2016) (共25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