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5 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5 苏教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综合 能力 测试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2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di)慢 浸(z) _ 挑(t)_ (q) 息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阅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川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采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_,不知秋思落谁家? (_十五夜望月)_,千里共婵娟。 (苏轼_)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 四面
2、湖山归眼底,_。青山有幸埋忠骨,_。 (杭州岳墓对联)4根据下列分析调查表,回答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2分) _(2)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2分) _ _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成功的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一艺术形象,给人们深刻的生活启示。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当“海盗”去中,汤姆在确定当海盗计划前,他还计划做什么?汤姆最后选定当海盗的理由是什么?(4分) _ _ (2)洞中历险中,汤姆在探路的过程中除了使用蜡烛外,还使用了什么探路?(1分) _第二部分 (35分)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回答下列问题
3、。(8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另!哥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请用“/”标出下列词句的朗读节奏。(2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7“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2分) _8这首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9这首词虽有伤感情调,但并不令人感到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下面摘抄的一些名句,能表现这
4、一特点的是(2分)(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8分)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乙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5、,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10甲 乙两段文字中都写到了悠扬的横笛声,试比较两处横笛声分别烘托出了人物怎样的心情?(2分) 11选出与“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描写感觉角度相同的一项(2分) ( ) A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摩着你(泰戈尔诗三首) B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繁星) C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端午日)D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社戏)12乙文段中连用四个“又”,联系上下文说说有
6、什么作用?(2分) 13乙文段“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回望”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罩”在这里如何理解?(2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17题。(9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金榜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
7、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
8、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有改动)14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 ; 。15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6-2017年《金版学案》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课件:第二单元8幸福从细小处开始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