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8黔之驴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精练精析 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下册 18黔之驴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精练精析 苏教版 年级 语文 下册 18 课时 训练 基础 达标 精练
- 资源描述:
-
1、18黔之驴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_(2)蔽林间窥之_ (3)益习其声_ (4)稍近益狎_ (5)技止此耳_ (6)驴不胜怒_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蔽林间窥之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3.请你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虎 大 骇,远 遁,以 为 且 噬 己 也,甚 恐(2)稍 近 益 狎,荡 倚 冲 冒,驴 不 胜 怒,蹄 之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译文:_(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译文:_5.按照要求填空。(1)黔之驴的作者是
2、_,字_,_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_。(2)黔之驴这则寓言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你分别从“虎”和“驴”的角度揭示本文的寓意。从虎的角度:_从驴的角度:_(3)读了本文,你受到的启发是:_二、精彩段落品一品阅读课文,完成69题。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蔽林间窥之( )(2)远遁( )(3)以为且噬己也( )(4)蹄之(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译文:_(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译文:_(3)驴不胜怒,蹄之。译文:_8.这篇寓言寓意深刻,文中蕴涵的三个成语含义丰富,请写出这三个成语,并解释它们。答:_9.假如“好事
3、者”看到了虎“尽其肉,乃去”的背影,会有怎样的想法呢?请发挥想像,以“好事者”的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内容。驴啊,_老虎啊,_三、类文比拼做一做(2011绍兴中考)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013题。大鼠蒲松龄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