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类型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三语文专项训练课件 标点符号全面解析.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83931
  • 上传时间:2025-11-12
  • 格式:PPT
  • 页数:57
  • 大小:436.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标点符号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二编专题整合与训练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第三单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画面描述】画面上,一位干部模样的人,正在唾液四溅地讲着什么。一张油滑、丑陋的大嘴巴张得大大的,舌头竟是一架留声机!【寓意点评】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常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脱离实际、人云亦云的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废话,自己成了传声筒,不动脑筋,不解决实际问题。这幅作品画题为老生常谈,构思奇妙而不悖于生活真实,讽喻辛辣而极为妥贴恰当。四人争论一句杜诗相传,北宋大诗人苏轼曾与黄庭坚、秦观、佛印三位文友结伴游山,见古寺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春雨一诗,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_”一句的尾字已无法辨认。苏轼便提议各人试补一字,并率先补一“润”

    2、字;接着,黄庭坚填“老”字,秦观填“嫩”字,佛印填“落”字。回家后查杜工部集,才知杜甫用了一个“湿”字。四人比较品味了一番,异口同声地赞叹:“湿”字用得妙!你能说出妙在何处吗?答案:这里,诗人着一“湿”字,看似信手拈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实则给读者留下了自由地渗透主观情感的艺术空间,读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心境感受领悟诗意。快活者读了,则可将“湿”理解为“润”“嫩”,领略到林花经春雨浴泽而格外艳丽柔美的喜人景象;忧伤者读了,则可将“湿”理解成“老”“落”,体验到林花遭风雨而憔悴落魄的凄楚景象。可见,“湿”字具有极大的艺术张力,给读者以审美的自由。点击此处进入考题精练整合1 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

    3、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点号的考查重在规范使用。高考试题的设计重在考查运用能力,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特别是把点号的正确使用规则和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句内点号和句末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顿号、逗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句末点号有问号、句号和叹号,可以表示句子的各种语气。一般说来,点号的停顿时间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小贴士小点号,大作用某官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不想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写,慈禧大怒,顿生杀机。此官情急生智,说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改写的词,于是加上标点念道:“黄河远上

    4、,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1.顿号顿号是用在句子里的联合结构之间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的点号。顿号的使用要注意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注意顿号误用的几种情况。使用顿号需要注意的几种情况:(1)并列各项都带有语气词“啊”“啦”“呀”等,口语中停顿较大,用逗号不用顿号。【误例】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解析: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应把顿号都改为逗号。(2)表示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误例】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解析:“三十二、三”属于约数,中间不用

    5、顿号。(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就不能在词前再加顿号。【误例】全国传染病疫情显示,去年导致人员死亡,数量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乙型肝炎、和出血热。解析:“乙型肝炎、和出血热”不当,应该删去顿号或者“和”。(4)有的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是人们熟知的,读时就不需要停顿。【误例】在这次艺术活动中,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富有民族文艺的特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解析:“丰富多彩”“成千上万”相互联系紧密,又是人们熟知的,不需要停顿,应把顿号去掉。(5)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其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顿号。【误例】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做、多干、多拥有

    6、,那就甭指望有好日子过。这是平庸社会信奉的一条多么可怕的生存法则!解析:“多做、多干、多拥有”在句中作谓语,并列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应该把顿号改为逗号。(6)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误例】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总结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解析:“月考核、季评比、年总结制度”之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使层次清晰。2分号分号是用于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的点号。要注意区分各分句成分之间的层次关系,分清逗号和分号的区别,以免误用。分号使用需要注意下列问题:(1)复句中,如果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间使用分号。如果分句中没有逗号

    7、,那么分句间直接用逗号就能分清层次,无需用分号。否则都会出现错误。【误例1】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解析:一逗到底,层次不清。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第三、第五个逗号改为分号。【误例2】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王芳考上了财贸学院;我当了餐厅服务员:我们都能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解析:这是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用逗号,不用分号。应把分号改为逗号。(2)分号主要用在并列的分句中,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复句内也用分号来分清层次。但要注意,表示顺承关系的复句间不可用分号。【误例】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

    8、;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解析:这是一个顺承关系的复句,应该把分号改成逗号。使用分号时需要注意联系各种句内点号的作用来考虑。一个句子内部用上了不同级的几种点号,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其表意的层次来。如果停顿的长短不当,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3问号和叹号问号是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的点号。叹号是用于感叹句的末尾表示感叹的点号。这里特别要注意问号的使用。问句使用的规律及误用情况:(1)区别选择问和连续问。选择问问号放句末,中间使用逗号,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误例1】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教育目标对老师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老师是应当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呢?还是应当带着学生走向知

    9、识?解析:选择疑问句的问号应放在后面,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误例2】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解析:应该把前面两个分句的逗号改为问号,这里是连续问,属于三个独立的连续问句。(2)区别“有疑而问”与“有疑无问”。若“有疑而问”,句末用问号。“有疑无问”的情况引起的问号误用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否定陈述句误用问号,二是非疑问句误用问号,三是间接引语中的陈述句误用问号。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含有“谁、什么、怎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整个句子是一个陈述事情的语气,因而句末不能用问号,高考对此涉及比较多,应引起注意。【误例】川剧的

    10、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解析:问号应为逗号,前面两个问句不是独立的,而是一起做后面分句的主语。(3)注意成分倒装的疑问句,问号应在句末。同理,叹号的使用也要注意这种倒装类型。【误例1】“我们一切工作是从本本出发呢,还是从实际出发呢?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么?老王同志。”王玉山惭愧地摇了摇头。解析:最后一句属于主谓倒装句,应把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的句号改为问号。【误例2】多美呀!秋天的北京。解析:应改为“多美呀,秋天的北京!”4冒号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面或总括性话语前面的停顿,起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

    11、提醒读者对下文的注意,有时表示下边是说明。使用冒号容易出错的情况:(1)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它的提示范围,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误例】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解析: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不能用冒号。(2)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误例】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给他提意见,批评他:老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的毛病。解析: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中间完全没有停顿,不能用冒号。(3)同一句中不能套用两个冒号。【误例】记者在农村一些地方采访,不少村民

    12、反映:近年来农村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不公开,大吃大喝,拉帮结派,欺上瞒下等。解析:“反映”后面是冒号,“问题是”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高考对冒号的考查主要涉及(1)(2)两种误用情况。整合2 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9种。高考主要考查前5种符号的用法,考查的重点和规律各不相同。1引号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标明引用;(2)突出强调;(3)特定称谓;(4)讽刺与否定。引号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

    13、引号的话里还有需要引用的话,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误例】(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解析: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八斤獾肉七斤油”是引用内容,用单引号。(2)引号前面有冒号,引用的是完整的话,引号内的话可以独立看作一个句子的,句末的点号放在后引号之内。【误例】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解析:本题显然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性,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内。(3)引用的话如果只是作为大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它原来是不是一个句子,

    14、都失去了独立的意义,句末的点号就要放在后引号外。【误例】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解析:这里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前是逗号,表示话还未完,领起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只是整句话中的一部分,因此句号应放在引号外。(4)分清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间接引语前不应用冒号,也不用引号。【误例】王老师生病了,他对同学们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解析:引号里面的内容是间接引语,不能用冒号和引号,人称发生变化,应该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5)插在直接引语中间的、交代说话人情况的语句后面应用逗号,不要用冒号。【误例】“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只不过是

    15、再次举办奥运会而已,但对于巴西来说,这是关系到能否提升民族尊严的问题。”巴西总统卢拉说:“没有任何国家比巴西更需要举办一次奥运会。”解析:“巴西总统卢拉说”是交代说话人情况的,前后都是说话人说的内容,所以“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引号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查:一是引号与句末点号的配合使用,二是与引语相关的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我们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此外,还要注意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误例】当功利之心和尘俗之念急剧膨胀,当悲壮的故事已变为明日黄花,赵公元帅和孔方兄势必

    16、成为吸引众庶千夫的强力“磁场”。解析:“赵公元帅”和“孔方兄”都应加引号,这里是特殊称谓,而“磁场”的引号应去掉。2括号括号标明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括号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区别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句内括号是注释句子里词语的,括号紧贴在被注释词语后,括号内注释语如有标点,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和叹号除外)省略。句外括号是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句末标点之后,括号内注释语如有标点,最后一个点号不省略。【误例1】过去的一年里,一些老牌出版社也不甘示弱(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纷纷推出了许多专业水平很高的助学读物。解析: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被说明的词语或句子。应

    17、把括号移到“一些老牌出版社”后面。【误例2】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含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解析:括号属于句外括号,应该把括号放在句末的句号外,另外,在括号里那句话的句末加上句号。(2)属于正文内容不能加括号。【误例】出版社在2009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解析:句中括号本不该用,因为括号内的文字既未注释句内某词,也未注释全句,顶多可算是对全句的补充。(3)注意括号和破折号的区别。双破折号和括号用法相似,都用于注释,但有区别。双破折号中间引出的内容是

    18、正文的一部分,比较重要,少了它,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和正文一起读。而括号中的话仅是正文的附带说明,不和正文一起读,少了它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完整。因此,注释部分在可以停顿而又重要的地方宜用破折号,在不能停顿的地方宜用括号。【误例】她妈妈满怀希望地问:“今天见到的那个大学生怎么样?”姑娘不无惋惜地回答:“人倒蛮老实,收入也不低,就是卖相上海话,外貌的意思勿好,拿不出去”解析:注释部分不是正文,是对正文的补充解释,应把破折号改为括号。3破折号破折号的主要作用有:表示注释;语意的转换、递进;转变话题;语言、声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引起下文、总结上文。破折号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区分括号和破折号的不

    19、同。参见上文对“括号”的解说。(2)标明词语的注释或说明,破折号应紧跟在所要注释或说明的词语之后,有时需用单破折号,有时要用双破折号。破折号用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这类语句当插在句子(单句或复句)中间时,为了使解释或说明性文字与上下文分开,让读者知道注释说明部分的起止,避免因夹杂在句子中间而发生误解,就应当用双破折号。双破折号的用法,目前越来越多地被括号所取代。(3)在起注释性作用的句子中,破折号相当于判断词“是”,在使用中不能和“是”共用。【误例】诺贝尔基金会评出了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他们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197

    20、9年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解析:表示补充或注释时,破折号相当于一个“是”字。句中的“破折号”和“是”重复,应该去掉破折号。高考对破折号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命题: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注意破折号单用、双用的选择;注意破折号与顿号、逗号的区别。【误例1】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向市场投放了纪念车型特锐激情同时还展开了“推荐用户可获赠车模”和“装饰件优惠”等活动。解析:把第二个破折号改成逗号,这里的“特锐激情”不是补充注释,而是正文的一部分。【误例2】如果由于与中国贸易,他们能得到更大的好处经验证明实际是这样的,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他们绝不会参与制裁行动。解析:考查破折号和括号的区别,这里的“经验证明实际是

    21、这样的”属于补充说明,可以用双破折号或者括号。我们要特别注意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破折号中表示注释的用法容易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可从两个角度区分:如果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下面例1;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如例2。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例 1】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例 2】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4省略号省略号主要表示: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重复词语的

    22、省略、话语断断续续、语意未尽。省略号使用的误点主要有:(1)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误例】大年二十九那天,妈妈上街买了鸡、鱼、糖果、蔬菜、水果等年货。解析: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之类”,应该把省略号去掉。(2)省略号前后标点的误用。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末点号要保留,这说明前面的句子已经表达完整,省略的是其他句子;若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中点号一般不应保留。(3)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因为连文字都被省略了,再加标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误例1】自高自大,个人英雄主义,风头主义,在党内不少同志的思想意识中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解析:省略号后面不用点号,应把省略号

    23、后面的逗号去掉。【误例2】“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儿,四婶这才惊叫起来。解析:应将问号移到省略号之前,因为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误例3】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解析:这里孔乙己话还未说完被别人抢去说了,他说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应该删去“清白”后的逗号。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省略号和破折号在表示声音的时候的不同:省略号可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或说话断断续续、沉默不语。而破折号则表示声音戛然而止或者声音的延长。【误例1】听到民警的询问,夏某断断续续地说:“我不知道喝酒不让开车国庆都过去了咋还查

    24、醉驾啊?”解析:这里说话断断续续,故不能用破折号。应把破折号改为省略号。【误例2】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笔画,拉长声音念着:“祖国万岁!”柳老师慢慢回过头,我们竟看到他眼含泪水。解析:省略号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应该用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5.书名号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对书名号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书名与该书中的篇名、丛书名与该丛书中的书名同时出现,可只用一个书名号,其中用间隔号分隔。如史记商君列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青铜时代。【误例】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鲁迅在厦大任教期间写的散文,其中赞颂了恩师藤野先生,记录了他与藤野先生深厚的师生之情。解析:

    25、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应改为朝花夕拾藤野先生。(2)词牌名、曲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要用书名号,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误例】得知国庆庆典已正式确认有老兵方阵后,罗援少将非常高兴,连夜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韵,填了一首永遇乐贺老兵方队,以奉献给敬爱的革命老前辈。解析:在词牌名和题名之间用间隔号,并且要改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书名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误例】毛泽东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一文中就指出过,新闻报道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解析:应该改为中国工人发刊词。(4)书名号和引号的使用不能混淆。对书名号的考查主

    26、要聚集在“该用引号的误用了书名号,该用书名号的误用了引号”上。【误例1】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了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解析:应把第二个书名号改为引号,这里是课程,不是书名。【误例2】高中语文课程将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解析:应该把引号改为书名号,把书名号改为引号。点击此处进入板块精练小贴士温馨小提醒1切勿“一点”到底。有的同学在写作文以及回答主观性笔答题时不注意规范使用标点符号,“一点”到底。2作文题目不能强加书名号。3规范使用各种标点符号。规范指标点应单独占一格或两格;有些标点不宜在行首使用,如句中、句末的点号;有的标点不能在一行之尾使用,如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有些标点不能兼跨两行,如省略号、破折号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庆来学校高三语文专项训练课件 标点符号全面解析.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8393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