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A)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_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教学 设计 寓言 揠苗助长 鹬蚌相争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 24 寓言两则 文本分析主要内容:揠苗助长描写了一位农夫巴望自家的禾苗迅速长高,于是迫不及待的下田往上拔苗,结果造成禾苗枯死鹬蚌相争描写蚌张开壳晒太阳,鹤去啄它,被蚌壳钳住了嘴,双方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文章主题: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如果不按事物的规律办事,强求速成,那就会效益反损的。鹬蚌相争告诉我们双方正吃不下,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获得利益。写作特点:两则寓言是一种文体,它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字作品,有时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短小精干,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本文知识点梳理:1、 字词:“宋、则”是平舌音,也是后鼻音。“郑”后鼻音要读准。“闷”是前鼻音。2
2、、 理解重点句:(1)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2) 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3)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4)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的道理。导学
3、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寓言揠苗助长中的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懂得寓言揠苗助长的所蕴含的道理。一、导入1、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古诗、诗歌和童话等等。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课文它就是寓言。谁能大家介绍一下寓言吗?(板书寓言,指导读音,老师简单介绍寓言这一文体。)2、 在咱们中国有许多寓言故事,我们就要来学习两则(板书两则,指导读音。)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则揠苗助长。3、 出示课题。 指导读课题。 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揠是什么意思?)4、 答案就在课文之中,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学生十分钟二、初读课文1、 教师范读课
4、文2、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生字词。3、 检查字音出示: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宋国 焦急 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纳闷 强调读音:“闷”是前鼻音、“则”是平舌音5、 同学们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之上,再去读一读课文,读通课文,不丢字、不漏字。6、 检查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指导长句、难句。7、同学们,揠苗助长这个短小的寓言故事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小故事?三、讲读课文1、 生说第一节这个农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焦急、巴望、天天到田边看)2、 这位心急的农夫就这样等下去了吗?谁接下去说?(生把故事说完?3、 那“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揠”又是什么意思呢?(结合第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汉语拼音 认一认3|苏教版(2016) (共1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