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含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迸(bng)溅伫(zh)立咆(po)哮体颔(hn)首低眉B.砭(bin)骨炽(ch)热堰塞(s)湖硕果累(li)累C.哺(p)育窥伺(s)扎(zh)小辫惟妙惟肖(xio)D.檄(x)文蜜饯(jin)一抔(pu)土吹毛求疵(c)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狼藉绯闻闭门羹锐不可当B.烦燥庇荫报不平张皇失措C.寒战馈赠一招群子虚乌有D.骊歌谰言脱口秀险象迭生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是奥运年,各种赛事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B.知悉家中老母身体
2、健康,心中稍安此地诸事告罄,即刻回乡探望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D.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4.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
3、“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阿长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藤野先生等作品。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6. 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文中改正。锦绣川风景区位于城区与河东新城结合处,全长10公里,水面宽200米。主要有木栈桥、卵石滩、博弈平台、摩托艇
4、等经典。白天,五桥飞架东西,气势恢宏。夜晚,万盏灯火竞相辉映,灯火与桥梁、绿树、碧水浑然一体,赏夜景的理想去处。7.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作家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插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人物形象是_。(2)选出符合人物特点的项:_多愁善感精明能干才华横溢体弱多病狠毒泼辣孤芳自赏世故圆滑。8. 填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登飞来峰中能表达“高度决定视野”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行路难中表达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_,_。”请写出一个含“家”字的古诗名句:_。9. 综合性学习北京奥运会,中国
5、代表团位居金牌榜榜首。伦敦奥运会,将于7月27日至8月12日举行,中国将派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1)为激励中国代表团,某网站征集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上联: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下联:_(2)奥运开赛在即,你不能亲临现场为运动员加油呐喊,请拟一条微博,为自己喜欢的一位运动员(刘翔、易建联、李娜等)送上祝福。(40字以内)二、阅读(共45分))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_;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_派。(2)“好梦频惊”是
6、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不以物喜_先天下之忧而忧_(2)翻译下面的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12.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
7、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宋史寇准传【注释】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每期会赋役_事决乃退_(2)翻译下面的句子。准方进取,可欺君邪?(3)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13.
8、宣德炉宣德炉从宣德时期开始烧造,一举成功,此后五百年来名声不减,以至于不管哪个朝代铸造的这种铜炉,都叫宣德炉。这一点跟景泰蓝一样。今天没人会咬文嚼字地说“送你一对掐丝珐琅瓶”,都说“送你一对景泰蓝瓶子”。景泰蓝是在景泰年间发扬光大的,宣德炉则是在宣德年间达到顶峰,名气大。宣德炉有这么大的名气,一定不是白来的。铜材料冶炼过程不是我们想象的把铜化成铜水,一铸造就成了。它需要反复冶炼,每冶炼一次就要去掉一些杂质,剩下的是精华,但分量就会减少。由于宣德皇帝亲自督造此事,所以质量非常高。一斤进贡来的铜材料经过冶炼,最后只能剩四两。这四两还是小两,过去一斤是十六两,有个词“半斤八两”,说的是旧制,今天应该
9、说“半斤五两”才对。【甲】过去做炉都是用翻砂法,宣德用的是失蜡法。历史上铸造青铜器用过失蜡法,但没有做过炉。而宣德炉用的是失蜡法,较之翻砂法,铸好的炉变得非常光洁好看。有人认为宣德炉铸好以后,还有专业的人给它上色。我们不要简单地理解上色就是把颜色刷到上面,而是用各种方法使炉身呈现一种自然的色泽。都有什么色泽呢?石青斑、朱砂斑、葡萄斑等等。【乙】宣德炉里除了精炼铜外,还有锌、锡、银、金。史料非常清楚,当时进贡风磨铜的单子上明确写着含有黄金。今天用科学的方法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一测试就知道了。最简单的测试是用比重,黄金的比重非常大,铜的比重大概是黄金的三分之一。【丙】我听一个老师傅跟我说,最好的宣
10、德炉的含金量大约是3%我曾经买过一个宣德炉,特别沉。我很高兴,直接上菜站找了个普通的秤一约,八斤四两,也就是4200克。我乘上3%,大概是126克。你想,这样一个香炉里如果含126克黄金,那质感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对衣料比较熟知,如果纯棉的衣料里加3%的毛,质感马上得以改观;如果纯毛的衣料里加3%的化学纤维,它可能变得不易起褶。古人显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我认为好的宣德炉里一定含金,一加上金,就不容易生锈,而且颜色明显跟普通铜器拉开了距离。-马未都说收藏(1)下面A、B两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的,请根据内容判断它们应在原文中甲、乙、丙的位置。A古玩指南上的记载是46种颜色,有的书记载的比这个数量还
11、多,那都是极微妙的区别了。B这是明末大收藏家项元汴在宣炉博论中的记载:“宣庙遂敕工匠,炼必十二,每斤得其精着才四两耳。”宣庙,就是指宣德皇帝。A应在_处B应在_处(2)宣德炉名气大的三个原因是什么?(3)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段为例具体分析。(4)本文是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的关于收藏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概括。14. 高山流水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
12、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山,并没请谁来!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
13、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国顿彷徨的时候,我们
14、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
15、了山泉,谁能?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