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答案 2012 新疆 乌鲁木齐市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 什物(sh) 蓦然回首(m) 味同嚼蜡(jio)B.慰藉(ji) 气馁(ni) 苦心孤诣(y) 惟妙惟肖(xio)C.暂时(zn) 粗糙(co) 寻章摘句(zhi) 长吁短叹(y)D.呜咽(yn) 脊梁(j) 鲜为人知(xin) 恃才放旷(sh)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萧索 烦躁 物竞天择 猝不及防B.庸碌 蓬蒿 一代天娇 相得益彰C.籍贯 笼统 趋炎附势 合辙压韵D.迁徙 隐密 险象迭生 变本加厉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
2、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6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指令的发出,火箭载着承担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腾空而起,飞向苍穹,壮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B.“英雄司机”吴斌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都是闪亮的道德坐标,他们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最朴素、最伟大、最珍贵的情感,最应受到民众的顶礼膜拜。C.日本某些政客不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使出浑身解数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麻烦,现在又搞什么募捐买岛,真是可笑之极。D.巴特尔一直是新疆广汇飞虎男篮冲击CBA总冠军的中流砥柱,在新的赛季即将到来之际,球迷对这位来讲的感激和期待之情溢于言表。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到湿地
3、,你会想到什么?是( ),还是( )?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绰约风姿,还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缠绵浪漫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人类( )和( )的重要基础。A.秋风中摇曳的芦苇 晨光里嬉戏的水鸟 持续发展 赖以生存B.晨光里嬉戏的水鸟 秋风中摇曳的芦苇 赖以生存 持续发展C.晨光里嬉戏的水鸟 秋风中摇曳的芦苇 持续发展 赖以生存D.秋风中摇曳的芦苇 晨光里嬉戏的水鸟 赖以生存 持续发展5.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 密州出猎东坡乐府笺苏轼宋代B.香菱学诗红楼梦曹雪芹清代C.社戏朝花夕拾鲁迅
4、现代D.金色花散文诗泰戈尔印度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每小题12分))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安全的节能“大衣”:发泡水泥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须给建筑物穿一件用保温材料做成的节能“大衣”,以减少夏天室内冷气和冬天室内暖气的外流。然而近年来,由于墙体保温材料被点燃而引起的高楼火灾却频频发生。目前国家已禁用易燃的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无机保温材料,发泡水泥就是其中的一种。发泡水泥,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泡泡”的水泥。“泡泡”是如何生产的呢?首先,将发泡剂用机械搅拌方式或者高压空气雾化气动方式进行充分发泡,形成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的稳定的
5、泡沫。然后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就形成了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气泡的轻质混凝土。20世纪30年代,瑞典开发研制了发泡水泥,在挪威应用一举获得成功,后来在欧美地区迅速得到广泛应用。1973年为了节约能源,韩国推广应用发泡水泥,随后日本也积极推广。在韩国、日本的带动下,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广泛应用发泡水泥。我国最早的发泡水泥应用,是上世纪50年代黑龙江地区的墙体保温层工程。该工程由前苏联专家指导施工,效果良好,至今近60年依然完好无损,仍在使用。最早的保温办法,是增加墙体厚度,但不能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后来有了新型复合墙体。但这些复合墙体大多采
6、用聚苯乙烯材料,这种材料属于易燃材料,且在冬季供暖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而通过发泡水泥技术制作的节能“大衣”,除了阻燃,还有很多优势。发泡水泥属于气泡状隔热材料,水泥内部的那些封闭气泡,可以使混凝土轻质化和隔热化,保温、隔音的效果特别好。它还有强度高、不变形的特点,其抗压抗裂性是普通混凝土的8倍。用在楼层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中,既可以支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又可以隔热、隔音。在制作发泡水泥的过程中,发泡剂必不可少。这种发泡剂的原料为植物性或动物性的脂肪酸,合成体为水溶性,不含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绝对安全环保。发泡水泥的耐久性强,使用年限大于50年,可与建筑物同寿命,一次施工可使建筑物
7、终身保温。从使用成本、应用范围上看,发泡水泥也极具吸引力。目前,发泡水泥在楼层间地板施工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作为外墙保温“大衣”,还亟待推广。相信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会带给我们更加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4期,有改动)(1)下列对“发泡水泥”下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A.发泡水泥就是内部含有许许多多小泡泡的水泥。B.发泡水泥是通过在水泥浆中添加发泡剂而生产出的新型水泥。C.发泡水泥是内部混合了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稳定的泡沫的轻质混凝土。D.发泡水泥是内部含有大量直径适宜且均一的封闭气泡的混凝土。(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给建筑物添加保温层主要是在北方地区
8、采取的措施,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能达到规定的标准。B.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使用发泡水泥做墙体保温材料,但由于种种原因,发泡水泥后来几乎没有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C.加厚墙体可以保温,环保但不能节能;采用新型复合墙体,材料大多数易燃物质,且随着温度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节能但不环保。D.发泡水泥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具有阻燃、质轻且强度高、隔热、隔音、安全环保、耐久性强等多种优势,可在建筑中广泛使用。(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介绍发泡水泥的事物说明文,读后使我们对这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B.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发泡水泥的基本
9、特点、研发应用历史及其多种优势,条理清晰,层次分明。C.文章第二段采用了打比方、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形象、准确、全面地介绍了发泡水泥的生产方法及产品特征。D.本文的语言平实而又不乏生动,如标题既直接点明了发泡水泥的安全节能,又用“大衣”作比,形象概括了其保温的特点。三、(本大题共2小题,第9、10、12题各4分,第11题6分))7.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
10、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读之让人感慨万分。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1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12、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两股战战,几欲先走B.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真无马邪(2)请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3)作者所说的自己求学的“勤且艰”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26分))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多说一两句话麦父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乡村医生。从他
13、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大处方。他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上。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父亲年龄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消了。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诸如感冒、腹泻、炎症之类。如果病情复杂,他们会立即建议病人去大医院诊治,以免延误。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因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然而,奇怪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父亲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查看了儿子的门诊记录,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都是正确的;儿子看病时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四 人教部编版(共20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