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基础知识 复习
- 资源描述:
-
1、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考基础知识复习(字词句)第一大类:读写汉字一语文课程标准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3.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4.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二历年浙江省学业考试说明考试目标:正确书写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辨析汉字的字形。能改正常见的错别字。三、考点举要:1.考正确识记字形,主要考“别字”,也就是考一个汉字在语境中的应用。题型:其中有的放在词中,有的放在成语中,有的放在句子
2、里。如:(一)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1) 目不(xiá)_接(2)鳞次(zhì)_比(3)如愿以(chán)_(二)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本想(zèng)_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_ 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一份浓浓的企盼-朋友,揣着一(k) _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áo)_远。2.能改正常见的错别字,对字形的辨析涉及到易混字的方方面面。相关的题型:字形相近而误;字音相近而误;字义相近而误;音、形、义全相近而误。重点是常用汉字
3、和易混淆误写的字。多放在成语中,要求找出并正确改正错误。如: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宇,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欲擒固纵 通霄达旦 川流不息 志高气扬四、 方法指导:了解规则,把握重点:1、准确把握试题所提供的信息,揣摩命题者设计的意图。2、弄清别字产生的原因。造成别字的几种类型:(1) 同音相混。汉字是表意字,而不是表音字,因此同一个音能写出许多不同的字,而这些字在意义上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书写时要避免张冠李戴的现象。如:反映-反应,融化-熔化-溶化。(2) 形似相混。第一种,音同形似而误记。如:惩前毖后,完璧归赵,恻隐之心。第二种,单纯形似而误记。如:锭、绽、淀,蒿、篙,等。第三种,偏旁相似
4、而误记。如:冽、咧、洌、趔。神、袖。等。第四种,增减笔画而误记。如:心、必。(3) 语义不明而混。如:举一反三,莫名其妙。(4) 自造简化字。3、善于将字形、字音乃至字意结合起来辨识。辨析易混字。(1) 追源法。汉字是表意字,书写离不开字义。“束”是会意字,表示树枝被捆紧,“木”表示树枝、柴草,“口”表示绳圈。“刺”就是用刀把捆好的柴草割开来:“棘”表示木周围有芒刺,“刺”表示木周围的芒刺像刀,能扎人、刺人。这样“刺”和“剌”就不会混淆了。由此派生出去的“啦”和“辣”也不会出错了,由“束”派生出去的“枣”和“棘”也不会出错了。再如;“炙”和“灸”;“盲”(指人的心脏与隔膜之间的位置)和“肓”(
5、眼睛失明)。(2) 追意法。即追究这个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如:礼尚往来、金碧辉煌、言简意赅、仗义执言。等(3) 利用对应关系掌握。汉语是对称的学问,有许多成语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关、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掌握。如:名门望族、貌合神离、惹是生非、沽名钓誉、奴颜婢膝、山清水秀。等(4)通过组词辨别。如:带-戴、沾-玷、籍-藉、贷-货,等。4、理解具体的语境。总揽内容,在对具体语境的理解中作出正确辨别与书写。还要调动所学,全面思考。只要平时积累多了,胸中自有丘壑。第二大类.词语应用一、考点解读词语考查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
6、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新词,试题材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二、题型分析词语的考查主要有三种题型:选择题:从所提供的选项中按要求作出选择,填空题:把提供的词语按要求添入相应的空处,运用题:运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或写语段。材料多来自课外和课本。三、试题探究1、关联词的辨析选用关联词有两种:
7、一种是单独的关联词,如“那么”、“因而”等;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使也”等。使用最多的是第二种形式即成对出现的关联词。成对使用的关联词,每一对都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不管是哪一种形式,要正确选用,均需借助对句意的把握。例1(2009·泸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泸州油纸伞作为一项民间工艺, 太追求时尚, 失去了油纸伞本身的文化韵味, 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 会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A. 因为 所以 即便 也 B. 如果 那么 即使 也C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件:21女娲造人(共1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