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与朱元思书 教学说明素材 语文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与朱元思书 教学说明素材 语文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2 朱元思书 教学 说明 素材
- 资源描述:
-
1、22、与朱元思书教学说明课文说明本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所见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中少有的佳作。课文仅用了100多字,就把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写得绘声绘色,读来令人欣然神往,仿佛与作者一起领略了其间的奇山异水之绝美。课文在写景方面的特色,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认真学习。课文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总写山水的特点,第二层写水之异,第三层写山之奇,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第一层(1段)总写自富阳到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可以说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山水的特点。一开头,作者用简洁的笔触,勾画出江南一个晴好日子里的天光山色
2、;在这样一个天清气朗的日子里,乘着船“自富阳至桐庐”,“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是多么惬意而畅怀的事啊。在100多里的航行中,作者对这里的山水总的印象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层(2段)写江水之异:富春江江水之美。作者先从眼前的江水写起。水是那么晶莹透澈,可以一眼见底,连江中那倏忽往来的游鱼,江底累累的细石都看得清清楚楚。但100余里的江流中,江面也不总是平静的,有时遇上急湍猛浪,那奔腾的气势,却又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奔腾的骏马。在这里,作者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而且动静结合。写江水的颜色,用“皆缥碧”三个字就准确地作出了概括;写江
3、水的清澈,用可以“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把江水的清澈表现得淋漓尽致;写江水的深度,则用“千丈”这一夸张的词语来表现;在写江水平静的同时也写出了江水汹涌奔腾的气势,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第三层(第3段)写山之奇。既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又抒发了作者在如此奇景中的感受。举目望去,夹住江水的两岸山势高峻,山上树木葱郁。因为山高林密,所以使人感觉树木在高山之上冷飕飕地冒着寒气,以此来衬托山之高。而山势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要脱离江岸,直上天空,形成了千百的奇峰,呈现出一幅壮美奇特的景象。作者在这里以动写静,把本来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