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91922
  • 上传时间:2025-11-13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4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综合 检测 新人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71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1.hn shu 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2.朱德同志也跟zhn sh 们一块儿去挑粮。3.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d u 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4.红军du wu 在井冈山hu sh 了。二、读一读,选一选。(8分)chn shn nn nn ho ho n n盛( )开 灾难( ) 口号( ) 干( )净盛( )饭 难( )道 号( )叫 干( )活三、照样子,加偏旁,组成新字。(9分)四、从下列词语中找出几组近义词填入括号中。(8分)常常 高兴 特别 慢慢 非常 经常 开心 渐渐( )( ) ( )( )(

    2、)( ) ( )( )五、看图连一连。(4分)渔船 轿车 摩托车 油轮六、照样子,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词。(6分)1.例:一(条条)龙船一( )队旗 一( )花炮2.例:(鲜红)的地毯( )的鼓点 ( )的凤凰花3.例:(戴着)斗笠( )白褂 ( )粮食七、你知道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吗?请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1.疏导( )A.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跟“密”相对。B.清除阻塞,使畅通。C.不亲密,关系远的。2.驱赶( )A.车轮子。 B.赶走。 C.快跑。八、句子练习。(6分)1.将下列词语连成一句话,并加上恰当的标点。同志 到 队伍 带领 井冈山 朱德_2.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

    3、向周总理泼水。(用加点的词写句子)妹妹一边_,一边_。九、课文回顾。(8分)1.鲧用_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禹用_的办法治水,成功了。2.朱德同志坚持要挑粮,战士们将他的扁担藏起来,他就又找来一根扁担,并写上了“_”五个字。3.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_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4.我知道表达志向的名句有“_事竟成”“志当_”“穷且益坚,不坠_”等。5.鲁班受到小草叶子边上的小齿的启发发明了_。十、综合展示厅。(6分)标点的作用真大!按要求给句子加标点。经过激烈的比赛,羚羊在森林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森林组委会发布了一个公告如下:1.冠军羚羊看了十分生气,你知道它是怎么

    4、理解公告的吗?_2.想一想,怎样给公告加标点,才能让羚羊高兴起来呢?_(14分)十一、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小马长大了小马长大了,老马请黑狗来教小马奔跑,请山羊来教小马爬山,请黄牛教小马拉车。小马都学会了,一样一样地做给老马看。老马看了很高兴,亲亲小马的脸说:“你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真是一个好孩子。”小马说:“从明天起,我就可以帮助妈妈做事了,也可以出去为大家做事了。”1.短文一共有_个自然段。(1分)2.在短文中找出下面两个词的反义词。(2分)伤心( ) 坏( )3.小马向黑狗学习_,小马向_学习_,小马向_学习_。(5分)4.小马学好本领是为了帮助妈妈做事,也是为了出去为_。(2分)

    5、5.你喜欢小马吗?为什么呢?(4分)_(15分)十二、看图写话。(15分)图中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结果如何?请你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好词推荐:香蕉皮 随便 扔 踩 滑倒 捡起来 垃圾桶 脸红 对不起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参考答案一、1.洪水 2.战士 3.度过 4.队伍 会师二、shn nn ho n chn nn ho n三、巴把 吧 肥 包抱 饱 泡 方放 房 芳四、(常常)(经常) (特别)(非常) (高兴)(开心) (慢慢)(渐渐)六、1.面面 串串 2.欢乐 火红 3.穿着 挑着七、1.B 2.B八、1.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 2.唱歌 跳舞九、1.筑坝挡水 疏导2.朱德的扁担3.周恩来4.有志者 存高远 青云之志5.锯十、1.羚羊战败了,狐狸获得了冠军。2.羚羊战败了狐狸,获得了冠军。十一、1.3 2.高兴 好3.奔跑 山羊 爬山 黄牛 拉车4.大家做事5.喜欢。小马很爱学习,也很爱帮助别人,是一个好孩子。5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192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