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单元素质升级检测2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单元素质升级检测2 WORD版含答案 2019 2020 素养 同步 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练习 单元 素质 升级 检测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牺牲既成,粢盛既洁。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解析】B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C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D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的配偶。2下列句子均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
2、然归。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D其何能淑?载胥及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解析】C项与同“欤”,畜同“慉”,A曾同“增”,B慊同“惬”,D无。3下列成语,全都出自孟子的一组是(A)A揠苗助长缘木求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一反三C自暴自弃目无全牛D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见危授命【解析】举一反三、见危授命均出于论语,目无全牛出于庄子。4下列有关古代风俗礼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B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从秦始皇开
3、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C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D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解析】“灞桥折柳送别”是唐朝的习俗。二、(9分)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B)A起予者商也。B贤哉,回也!C义,人之正路也。D畜君者,好君也。【解析】B是感叹句,其他的是判断句。6下列政治主张不属于孟子的一项是(C)A行仁义而王天下B民贵君轻C克己复礼D与民同乐【解析】“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7下列寓言
4、故事说明的道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以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的所谓“尽心治国”比邻国强不了多少,对“民不加多”不必奇怪。B攘鸡:说明宋国大夫戴盈之如果知道国君征收苛重的赋税不符合道义,就应当请他立刻停止,不能再等待来年了。C揠苗助长:不管是种地还是教育孩子,都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拔高。D齐人有一妻一妾:讽刺批判社会上那些不择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他们无耻之极,连他们自己的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于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
5、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
6、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
7、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解析】“谢”:认错,道歉,谢罪。9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B)性好人伦,勤于长养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先主痛惜,言则流涕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ABCD【解析】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
8、了名。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解析】“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于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5分)译文: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
9、。(2)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5分)译文: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参考译文】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于是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
10、蜀地。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
11、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再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
12、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封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注:梦得即刘禹锡。安史之乱之后,唐政权动荡,国势衰落。刘、柳二人受政敌排挤连遭贬谪。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古时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
13、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刘禹锡曾写诗暗刺朝廷政治危机及得势新贵。(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B)A首联写两位友人临歧叙别,回望十年宦海沉浮,难料未来艰险。用时间和空间的交错述说了人生的艰辛惨淡。B颔联借风烟漫漫、草木森森的苍凉再点“憔悴”,又借古代名将自比,悲戚中带有自勉之意。C颈联分析了被排挤的原因,但皆是反语,实为调侃与解嘲,暗含愤懑不平与不改节操的坚毅。D尾联呼应题目,点明主题。化用典故,以泪之多述情之深,同时委婉明志,将抒情与明志巧妙融合。【解析】颔联借哀景写哀情。既感伤古代贤人不在,又借衰败凄凉的景色喻唐朝国家局势的颓败,抒发作者的悲苦之情,全无积极自勉之意。(2
14、)有人评价本诗“至怨至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答案】友人离别,内心悲苦。友人才得相聚马上又要分离,赠别的泪水足可成河,体现出友人分别的痛苦。命运坎坷,前途渺茫。“十年憔悴”意时间漫长,生命消磨;“谁料翻为”意路途遥远,前途难以预料。写出了内心的痛苦难熬,命运的坎坷难测。英雄失路,报国无门。表面写自己因懒于疏谏而遭非议,劝诫不要因议政文章出风头,实则表达自己被排挤非议,报国之志不得伸张的苦闷。奸佞弄权,国势日衰。借古时伏波将军陵寝的萧索苍凉暗指安史之乱后国家的衰败。国家满目疮痍,自己又受到排挤而无能为力,内心悲苦至极。(答出三点即可满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
15、)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半卷红旗临易水_,_霜重露寒声不起_”两句运用视听结合手法,描写了战士行军奔赴战场时凄冷、压抑的景象。(2)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眼前山川,感慨连一代枭雄曹操都已了无陈迹,而自己与朋友只是江边的渔夫、樵夫之类,只能“_侣鱼虾而友麋鹿_,_驾一叶之扁舟_,_举匏樽以相属_”。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李训,始名仲言,字子训。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从父逢吉为宰相,以仲言阴险善谋事,厚昵之。郑注佐昭义府,仲言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龊龊,吾闻注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因往见注,相得甚欢。时逢吉方留守,怏怏不乐,思复用,知与注善,付金币百万,使西至京师厚结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382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8美丽的颜色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062319.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