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0《论语》导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10 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0论语导学案十 论语十则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了解孔子其人和论语一书,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每则的思想内容。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朗读、理解、积累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知识链接】(走近、靠近、亲近,让距离成为过去) 1.题目解读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
2、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十则都是人生格言,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2. 走近作者 论语的作者谁呢?应该不是孔子本人。在先秦,学者与学生讨论问题,并且亲自参与将这些言论集结成书,这部书常常就以这位学者命名,比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等。假如孔子亲自参与了论语的集结,那么这部书就应该叫做孔子。郭沂先生认为司马迁所说的中庸就是子思子一书原来的名字,为子思所著,我对此还是有些
3、疑虑的。 汉书经籍志引刘向的话,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篡,故谓之论语。”那么,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在孔子死后将他的论述编辑起来而成书的。虽然刘向对先秦典籍的整理常常遭到后世的怀疑与批评,但对这一点,迄今没有人提出过质疑 3.相关资料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
4、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课文中提到的曾子、子贡和子路都在“贤弟子”之列。 (2)论语简介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它是孔子的弟子和他弟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等人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
5、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此书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西方社会中圣经一书,所以也有人把论语看成是中国人的圣经。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吾日三省吾身( )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有朋自远方来( ) 人不知而不愠( ) 思而不学则殆( ) 传不习乎( ) 3翻译下列短语。 不亦乐乎:_。 温故而知新:_。 见贤思齐:_。 任重道远:_。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表顺接关系的有_,表转接关系的有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