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 玉溪市 一中 2018 2019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语文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客观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主观题(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影响。人文音乐更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哲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潜移默
2、化中激励人、鼓舞人,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人文音乐有助于凝聚社会精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音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人在劳动中总结、概括、创造了音乐,使音乐艺术从原始萌芽状态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人文音乐的民族性体现了音乐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脱离不了民族的精神特点。特别是民歌,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文音乐的发展,但人文音乐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音乐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能够对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
3、范、群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凝聚力。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乐”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人通过“乐”的教化功能,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人文音乐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人文音乐与人的生活有着
4、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可以提供给人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人的生理、感情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潜移默化地熏陶,发挥对人的启迪感化作用。人文音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心境良好。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在契合中增进友谊。所以,优美的人文音乐可以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人文音乐体现时代精神。音乐如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人文音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实际上,每
5、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音乐与社会发展应保持契合,让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得到音乐的潜移默化地启示。当今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音乐元素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要把生活融入音乐,用音乐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让音乐引导社会思潮,为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从原文看,下列有关人文音乐的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 )3分A人文音乐不仅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B人文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具有民族的精神特点。C人文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D人文音乐的美妙旋律、轻松节奏、悦耳音色,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增进友谊。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民歌是人文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能鲜明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B“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现了孔子对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说明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C人
7、文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因而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D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体现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人文音乐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人文音乐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B我国古代就重视音乐教育,古人认为,音乐能将“诗”与“礼”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C由于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在一些社交场合演奏或播放一些优美的人文音乐,能让人在契合中增进友谊。D音乐是社会现实生
8、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为了引导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1分)(一)文言文阅读理解(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每题3分,共9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
9、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10、,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刺秦王节选)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B. 愿举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C. 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上朝的衣服D.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5.
11、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3分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秦舞阳色变振恐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A. B. C. D. 6.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B. 秦官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C. 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D. 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2、_ _(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_ _(二)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携来百侣曾游,_。(沁园春 长沙)(2)满载一船星辉,_。(再别康桥)(3)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4)_,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5)惨象,_;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记念刘和珍君)(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 (沁园春长沙)(7)高渐离击筑, ,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8)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雨巷)(三)古代诗歌鉴赏(共12分)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西 楼 曾 巩
13、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请简要分析。(6分)_ 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_ 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20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013题。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555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