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三峡之秋 西师大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三峡之秋 西师大版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三峡 师大
- 资源描述:
-
1、春来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案年级五科别语文周次 星期备注主备课人杨洁课题1三峡之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正确工整书写。(重点)2、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重点)3、 感受三峡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最神奇、 最壮观的峡谷。西起重庆奉节县,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组成,全长193千米。 二、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三、 自学指导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生字词及多音字,借助工具
2、书解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想想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 3、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画面?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四、 合作交流 1、生生互动交流。 2、师生互动。,初感海潮的千姿百态 A、生字词注音 巨蟒( ) 眨( )眼 驳( )船 摇( )曳 朦胧( ) 清冽( ) 倾泻( ) 凌空飞降( ) B、多音字 露 累 落 晕 降 C、理解词语 ( )山势高而陡。 ( )接连成串。 ( )晃荡,飘荡。 ( )清澈。 ( )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 )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的见的。 ( )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
3、D、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 通过三峡果树的树叶,果实的色彩变化,总 写三峡成熟气息。 第二部分(2-7):按时间顺序写 写中秋这天不同时间三峡的不同景物的特点。 五、课堂检测 看拼音,写词语 Mng lng ( ) zh 眼 ( ) 摇y ( ) lng空飞降 ( ) 清li( ) 巨mng( ) ( )的峭壁 ( )的果实 ( )的气息 ( )的露水 ( )的秋天 ( )的光辉 ( )的黄昏 ( )的小溪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理清了文章脉络,初步领略了三峡秋天的成熟之美,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的明丽、秋实的香醇,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七、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5遍 第二课时教学
4、目标:1、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美丽。(重点)2、 分析课文,仿照批注批写课文描写三峡秋天的特点及感受。(难点)3、 能领悟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最佳方法。 教学重点: 目标1、2教学难点: 目标3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感受一下那里独特的秀丽景色。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三、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2-7段,想一想作者具体写了三峡秋天一天中哪些时间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2、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其作用。 四、合作探究交流 1、生生互动交流(同桌或小组) 2、师生交流,学生反馈,师点播。 A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