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练习:10放鹤亭记实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练习:10放鹤亭记实战演练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学年 语文版 高中语文 选修 唐宋八大家 散文 鉴赏 练习 10 放鹤亭
- 资源描述:
-
1、一、基础知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如:到,去B挹山人而告之 挹:斟酒C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全:完全D翻然敛翼,宛将集兮 集:栖止解析:选C。全:保全。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子知隐居之乐乎C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D暮则傃东山而归 蟹六跪而二螯解析:选A。语气词。B.代词/助词;C.比/在;D.表修饰/表并列。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大王必然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B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C暮则傃
2、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D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解析:选C。C.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动词。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B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C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D升高而望,得异境焉解析:选D。A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B项,适当:古义,恰好正对着;今义,合适,妥当。C项,俯仰:古义,时间很短;今义,俯下身子,仰起身子。D项,异境:古今义均为“不同寻常的地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译文:彭城的山,冈峦峰岭四周围绕,隐约像是一个大圆环,只缺西
3、边的一面。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冲着山的缺口。B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译文:早上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鹤放飞,任凭它们自由飞去,它们有时站立在山田里,有时飞翔在云天外。C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译文:南方的国君,即使清高闲散像鹤那样的事物尚且不能喜爱,喜爱它就会亡国。D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译文:春夏之交,草木与天相连,秋月冬雪,望去千里一色。解析:选C。译文应为:“做君王的,即使清高闲散像鹤那样的事物尚且不能喜爱,喜爱它就会亡国。”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
4、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
5、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
6、上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C狎而玩之 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山的北边解析:选B。和:应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B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宜若有益而无损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选C。都是“用”的意思。A.它们/那;B.在/被;D.表并列/表修饰。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的四季景色。B第一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
7、得名的原因。C第二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解析:选D。“放鹤、招鹤之歌”乃作者所作。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译文:_(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译文:_(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译文:_答案:(1)在这个亭子上饮酒而感到很快乐。(2)却用酒保全了他们的本性而且有名于后世。(3)终日孤独地在涧谷之间飞翔啊,啄食着苔藓而脚踏着白石。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
8、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
9、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建中靖国元年,
10、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751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28 枣核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