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讲义:9朋 党 论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讲义:9朋 WORD版含答案 2019 2020 学年 语文版 高中语文 选修 唐宋八大家 散文 鉴赏 讲义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9朋 党 论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原为七言绝句,取大浪淘沙之意,后用为词牌,依旧曲名创制新声。相传为南唐李煜创制。双调,54字,平韵。北宋张舜民改名为“卖花声”,另有“浪淘沙令”“过龙门”“炼丹砂”等数名。把酒:端着酒杯。紫陌:泛指郊野的大路。总是:大多是,都是。【赏析】此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欧公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此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近人俞陛云称它“因惜花而怀友,前欢寂寂,后会悠
2、悠,至情语以一气挥写,可谓深情如水,行气如虹矣”。探寻背景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三年(1043)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辩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文体知识论,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文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战斗性。作者轶事欧阳
3、修早年偶然接触到韩愈的散文,十分仰慕,苦心研读,认为韩文是文章家的准则。等到他后来在西京留守钱惟演手下做推官时,就与尹洙、梅尧臣等一起,不顾当时的风尚,提倡写作平实朴素的诗文,又校定韩愈文集来加以推广。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人之善恶;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世人或许经史之言,正其谬误。不仅他自己的所作可为古文表率,而且他还注重奖掖后进,培养人才。在他的大力扬揄和奖引下,王安石、曾巩、苏洵父子的诗文名重一时。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扭转了文坛的不良风气,使中断了二百余年的古文运动,再次获得历史性的胜利。字音 (hun)夔(ku) 稷(j)契(xi) 后世不诮(qio)辨形组词
4、 解释加点的词语则同道而相益:帮助。君子八元、八凯十六人为一朋:元:善。凯:和谐。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乃,是。而周用以兴:因而。夫前世之主:发句首语词。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全。一、初步感知古今异义君子八元古义:相传同为高辛氏(帝喾)后代的八个才子。今义:八元钱。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而周用以兴古义:因而。今义:用来。此辈清流,可投浊流古义: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今义:清澈的水流。一词多义以幸之词类活用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名词用作动词,效力。或利尽而交疏: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名词用作动词
5、,看作。暂相党引以为朋者:名词用作动词,结为朋党。文言句式此君子之朋也:判断句。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判断句。翻译下列句子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译文:_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译文:_答案: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用这些来加强自身的修养,就能志同道合并且互相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效力,就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始终如一。名句默写然周用此以兴者,_。君子则不然,_,_,所惜者名节。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_,_。答案:善人虽多而不厌也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周有臣三千惟一心二、深层探究朋党论中哪句话可以阐明作者的观
6、点?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一观点的?_答案:作者在文中要阐明的论点是“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这一观点是作者在分析了何为“朋党”、朋党的种类、朋党的作用之后得出的结论。不同的人对君子之朋表现出哪些不同的态度?结果怎样?_答案:尧的时候,大舜辅佐,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八元”“八凯”的君子朋党,尧的天下达到大治。等到大舜自己做天子的时候,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赞美,互相谦让,此二十二人结为一个朋党,而虞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得到大治。商纣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存在朋党了,但是纣王却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子,三千人结成
7、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东汉献帝时候,把天下名士都关押起来,称他们为“党人”,等到黄巾军起义时,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完全解除了党人的禁锢而释放了他们,但是已无法挽救局势了。唐朝末年,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唐昭宗时,把朝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名士竟然被投入黄河,说什么“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而唐朝也就灭亡了。三、整体鉴赏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全文自始至终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艺术手法,逐层深入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开头第一句作者就针锋相对、单刀直入地指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既切中时弊,又为全文奠定了对比论证
8、的基调。下文紧紧围绕着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步步展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无朋”是因其“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君子有朋”是由于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小人以利害相交,必然见利忘义,利尽残害,即使暂引以为朋,也是“伪朋”,而君子重“道义”,讲“忠信”,惜“名节”,才能“终始如一”,才是“真朋”。其中,“君子”与“小人”、“同道为朋”与“同利为朋”、“小人无朋”与“君子有朋”、小人之“伪朋”与君子之“真朋”互相映照,相反相成。在前一部分从事理上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第三段起,作者引证史实,层层对比,进一步深入论证。作者列举了从上古尧、舜之时直
9、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实,紧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反复的对比。事与理的结合,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化深奥为浅显,令人不得不信服。结构图解中心主旨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也就是说本文中心主旨是希望君主区分君子和小人,善用君子之党,那么国家就会治理得很好了。写作特色此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文理缜密,颇有气势。文章开头理论的简明扼要,干净利索,对“朋党”的新解都十分有气势。文章后半部分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连用五个“莫如”,颇有力度。再如文中散句与对句的错杂使用,散句用在理论分析和事实说明的时候,对句主要用在提出论点或关键性的
10、结论的时候,对句起到了强调、突出语感的作用。穷奇、梼杌(to w)、饕餮(to ti)为四凶,尚书舜典以共工、兜、三苗、鲧(n)为四凶。欧阳修用的是尚书的说法。一、基础知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以为:作为B而周用以兴 用以:用来C更相称美,更相推让 称美:赞美D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 异心:不同心解析:选B。用以:因而。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臣闻朋党之说 B自古有之C此自然之理也 D此君子之朋也解析:选B。B为代词,其余为助词,的。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例:古之人不余欺也A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B此君子之朋也
11、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D吾其何择哉解析:选D。都是宾语前置。A.一般陈述句;B.判断句;C.定语后置句。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目为党人 B素善留候张良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D驴不胜怒,啼之解析:选B。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其余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
12、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凯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凯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
13、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人,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夫兴之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暂相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755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咏鹅_北师大版(2016秋).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