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 诗二首 囚歌(第一课时)|教科版 (共21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 诗二首 囚歌第一课时教科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 上册 语文课件 10 囚歌 第一 课时 教科版 21 PPT
- 资源描述:
-
1、10 囚歌资料宝袋叶挺(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军扣押,遭监禁,于1946年3月获释出狱。预习检查1、指名朗读囚歌。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棺字词乐园近义词:自由-永生-永存自在字词乐园反义词:紧锁-敞开自由-拘束课文详解谈话导入:课文的作者是谁?一、导入新课叶挺。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1、第1节中的“人”和“狗”指什么?这里的“人”和“狗”都有特殊的含义:“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者面临着敌人的威逼利诱。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2、第2节中的“自由”指什么?这里的自由指真正的自由,即人类的解
2、放,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每个人的解放。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3、如何理解“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的感叹号?感叹号语气强烈,表现了作者决不做狗、决不投降的铮铮铁骨。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4、诗中的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解释说明。5、“地下的烈火”指什么?“地下的烈火”指革命。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6、“活棺材”“一齐烧掉”指什么?“活革命”比喻自己身处的监狱,也比喻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一齐烧掉”写革命者为了革命的胜利,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图解结构敌人威逼利诱立场坚定甘愿献身-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拒绝利诱坚贞不屈人的门 紧锁狗洞敞开渴望自由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概括主题囚歌一诗浓缩
3、着叶挺将军在牢狱生活中对生命、自由和尊严的思考,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坚贞不屈、甘愿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写法点拨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拓展提升皖南事变1941年1月6日,当新四军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杀害。心灵感悟叶挺将军的诗让我们感受到革命者宁死不屈,斗争到底的精神;惠特曼的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抱负和理想。这两首诗让我们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力量。随堂练习1、辨字组词。锁()躯()销()驱()锁链销毁身躯驱赶随堂练习2、按要求写句子。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改为陈述句)人的躯体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和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88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2《孟子》三章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