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0课《信客》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客 人教版 语文 年级 10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0课信客学案教师寄语: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具体感知内容。2、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从探究人物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3、了解信客这一职业及其可贵的品质。学习重难点:抓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信客的精神。资料链接1、走进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2、简介信客:“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
2、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学习过程:预习反馈:扫除字词障碍。1、注音:唏嘘( )( ) 猝然( ) 昏厥( ) 吊唁( )伎俩( )( ) 焦灼( ) 诘问( ) 嫉妒( )( )2、释义:猝然: 伎俩:诘问: 焦灼:颠沛: 潦倒:吊唁: 连声诺诺:整体感知: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3、我们对信客这种职业还很陌生,那就先来认识一下这种职业,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一名信客需要做哪些工作?
3、4、文中提到两位信客,我们知道作者在本文中主要是要写年轻信客,但他为什么先写老信客呢?合作探究:5、速读课文,看看做信客好不好?为什么?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看法。6、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品句悟情:7、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拓展迁移:8、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提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就其内容是对他生平事迹和品质的概述,语言要力求简练、通畅。)示例: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学习小结:9、学习了本课,我们一定会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和思考,大声说出你
4、自己的感受吧!达标检测10、仿写:例句:真诚,友谊的桥梁,没有它,人们就失去应有的平和与信赖 。 仿写:批评, 。11、类文赏析:老邮差这条路,弯蜒迤逦折折回回,像懒洋洋的垂钓者甩不直的线,划开茫茫雪原,向大山伸去。那顶陈年毡房,又似线端一砣变腐的鱼饵,突兀在一线天的入口处。毡房的主人叫什么名字,人们早已忘却,都管他叫邮差大叔。他自己也已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在他记忆的沟壑里,“邮差大叔”就是他法定的名字。他的任务是,每半月十天,把镇上邮政所送来的报刊信件,一件件转送给山里边的农牧人家。他真的老了。如霜般的长髯飘悠在曲成虾状的胸前,眼睛浑浊呆滞,黝黑而常年脱皮的脸庞,宛若刀刻斧凿,令人不忍侧觑。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