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古诗背诵 芙蓉楼送辛渐∣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古诗背诵 芙蓉楼送辛渐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 六年级 下册 语文课件 古诗 背诵 芙蓉 楼送辛渐 新课 24 PPT
- 资源描述:
-
1、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芙蓉楼送辛渐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课文导入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唐代诗歌更显得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并认识一位唐代诗人。他就是王昌龄。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课文导入王昌龄,看他头戴乌纱,身穿锦袍,面目慈祥,精神矍铄。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
2、年级|下册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理解题目楼: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是什么意思?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城楼。润州的城楼。送别。作者的一位朋友。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会认新字,理解诗句;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
3、积累送别诗。能正确默写名句;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4、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字词积累芙蓉渐楚洛壶frngjinchluh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课文讲解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课文讲解再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课文讲解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寒雨连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183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天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