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3单元《赤壁赋》学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赤壁赋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单元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赤壁赋学习目标:1、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学习赋主客问答这一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3、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4、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学习过程:一 、自主预习:1、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举酒属( )客 歌窈窕( )之章 如冯( )虚御风 桂棹( )兮兰桨 泣孤舟之嫠( )妇 苏子愀( )然 山川相缪( ) 舳舻( )千里 酾( )酒临江 横槊( )赋诗 举匏( )尊以相属 寄蜉蝣( )于天地 二、课堂思考或动手:(一)探究第一自然段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用原文回答。给我们营造
2、了怎样的意境?2、 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本段的感情色彩什么为主?3、思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二)探究第二自然段1、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2、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 3、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的变化是否太突兀? 4、此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 探究第三自然段1、思考:客人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2、写曹操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盖世英雄吗?那么写曹操的重心放在哪里呢? 3、这一段作者运用了几组对比,请同学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四)探究第四和第五自然段1、作者是如何从“变与不变” 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2、作者又是如何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人生感悟的? 3、最后一段酒后一片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景象作结的作用? 4、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反馈训练思考:第三段客人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即本文的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学习小结:作业: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