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教案2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教案2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单元 咬文嚼字 教案
- 资源描述:
-
1、咬文嚼字教案要恢复中华语文的风采神韵,必须从咬文嚼字做起。一个对自己的语言文字都不再认真的民族,必将在文明之林中丧失最后的栖身之地。咬文嚼字,就是含英咀华,就是对我们五千年文化的最深情的守卫。孔庆东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一导入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
2、第二种描写。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 作品的每一页都 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 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
3、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 文嚼字的呢?二、介绍作者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1897年9月19日生。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
4、士学位。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文艺心理学和诗论是朱光潜1933年回国以前的代表作。1933年回国之后,在执教之余,继续从事美学和文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结合新文学运动的实际,撰写论文和书评,文章分别收入孟实文抄(后略作增删,改名为我与文学及其他和谈文学)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
5、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朱光潜的著作,除了上面举述的以外,还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谈修养克罗齐哲学述评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翻译了柏地耶、哈拉普、柏拉图、克罗齐、黑格尔、莱辛、维柯等人的论著。(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二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三、研习课文(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总结:现
6、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郭老改字若虚改“李广射虎”韩愈“推敲”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