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4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精品导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资源描述:
-
1、课题:论语选读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2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践,联系选文内容进行探究,深层理解文章内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教学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阅读课后相关链接知识。2、独立完成预习案,不会的问题留在课堂组内交流,不要照抄现成答案。3、探究内容可独立探究,不要课下讨论,留在课上集体探究。4、不得提前
2、完成“达标检测案”的内容。5、认真书写,规范作答。【课前预习案】 研读课本内容 夯实基础知识 提升基本技能【相关知识 提前预习 扫除盲区】一、名人名言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3、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谚语 4、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英萨克雷二、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 3、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卢照邻 4、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其大意是说:父生我,母哺育我。爱抚我护持我,养我长大教育我。照顾我挂念
3、我,出门进门想着我。诗经-小雅【自主预习 独立思考 细心作答】一、积累一词多义1、克2、于3、举4、事二、积累词类活用(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仁者远矣_ 己欲达而达人_举直错诸枉_ 尧舜其犹病诸_己欲立而立人_我的疑惑: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互动提升探究1、如何理解“克己复礼”?说明“仁”和“礼”的关系。探究2、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种说法区别在哪里?探究3、有人说,“仁”是很高尚的道德,但施仁的社会已远离我们而去了;有人却认为,“仁”一直与我们在一起,我们生活中,仍需要“仁”,存在“仁”,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孔子的“仁”的
4、学说蕴涵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 探究4、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以上文字,在谈论角度上与教材选的几则文字不同,试分析。以上文字是何道理?【达标检测案】自我检验 知识入脑 能力上手 1下列句子中的“其”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子曰:“其恕乎”A请问其目 B尧舜其犹病诸;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下列句子中的“方”字,当“方法”讲的一项是()A可谓仁之方也已。 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3下
5、列句子中的“博”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B博我以文,约我以礼。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拓展训练案】 巩固训练 拓宽视野 提升能力 阅读选文,回答文后各题。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
6、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做,实践)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加)C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帮助,接济)D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扬)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365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